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自由主义与爱国主义

发布时间:2018-05-18 00:26

  本文选题:爱国主义 + 文化认同 ; 参考:《学术月刊》2014年11期


【摘要】:在现代思想史上,爱国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具有既相互兼容又彼此紧张的复杂关系。本文考察了关于爱国主义的"本能论"和"自爱论"等一些流行见解及其道德疑点,辨析以"理性、包容与温和"取向来约束爱国主义激情的困难所在。作者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通过借鉴宪政爱国主义与共和爱国主义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经验,探索一种新的爱国论述,主张以政治自觉来吸纳和超越自然文化属性,走向从"文化政治"到"政治文化"的转变。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thought, patriotism and liberalism have a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compatibility and tension.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popular views on patriotism, such as "instinct theory" and "self-love theory", and their moral doubts, 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restricting patriotic passion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rationality, tolerance and mod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eories of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 and Republican patriotism,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history, the author explores a new kind of patriotic exposition and advocates to absorb and transcend the nature and culture attribute b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owards the transition from "cultural politics" to "politic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12&ZD012)的子课题“外来文化对我国大众精神文化影响的现状与趋势”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D647;D0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健;;哲学本体论视角下的刑法民意“在场”[J];刑法论丛;2012年01期

2 程文晋;;公司治理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年06期

3 翟校义;;当今中国社会中的行政歧视及其根源[J];政治学研究;2005年03期

4 卢瑾;;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8年05期

5 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年04期

6 李后强;邓子强;;论民主方式的椭圆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吴茹双;;微博对公民社会建构的影响探析[J];新闻世界;2012年01期

8 龚浩群;;给予与禁忌——一个泰国村庄选举实践的民族志[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09年02期

9 严学钧;;公共性:社会整合的价值关切[J];前沿;2008年05期

10 潘云华;;法律的经济伦理学分析[J];前沿;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盛洁;;基于原理透明和关系管理的城乡规划地方技术规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5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晋荣东;;协商民主与论辩理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齐卫平;陈朋;;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8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J];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陈晓枫;;制宪权之真实性的文化解读[J];法学评论;2012年02期

2 陈世联;魏勇刚;;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3 刘宁宁;;文化认同与文化产业[J];理论界;2013年06期

4 李立;;略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马永红;;文化认同视角下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习俗[J];回族研究;2013年02期

6 欧宗启;;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启示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7 欧宗启;;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8 钱雪梅;论文化认同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特性[J];世界民族;2002年03期

9 朱和双;;苗族民间巫蛊文化视野中的性爱观念[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黄光健;;论近现代沧源佤族的文化认同[J];世纪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秀娟;;“复杂的”世界主义:一个概念性省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本文编号:190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0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