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略论行政的社会性与社会化——行政不仅仅是政府的事

发布时间:2018-05-18 23:14

  本文选题:行政 + 社会性 ; 参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行政所推行和执掌的政务与政事,不仅限于国家的政治性事务,也不仅是政府的事。行政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并作用于人类社会。行政可分为前国家行政、国家行政、后国家行政等历史类型。国家行政主要侧重于政治域的立法行政、司法行政、政府行政及政党行政等。应基于自然与社会,行政与社会、政治与社会,政治与国家、行政与国家、政治与行政,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治、政党与行政,现代性与现代化、社会性与社会化等相互关系,从时间与空间交织理念的维度,分析论证行政社会化与行政现代化的辩证关系问题,以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社会化的时空穿越,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社会化的历史进程。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 affairs and political affairs are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political affairs of the state, but also not only of the government. The administration is born with the human society, but also acts on the human society. The administr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istorical types of the former State Administration,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the post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so on.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legislativ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olitical domain and the judicature. Administratio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Party administration, etc.,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politics and society, politics and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state,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society,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administration, modernity and modernization, sociality and socialization, from the dim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rweaving of time and spac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ve socializa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ve modernization is to realize the time and spa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ocialization of the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and to promot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socialist administrative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1&ZD070) 苏州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2011年度研究项目“区域社会管理——以苏南社会管理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乔耀章;政府行政改革与现代政府制度——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2 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2001年03期

3 王乐夫,李珍刚;论中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J];学术研究;2002年11期

4 乔耀章;公共管理体系与公共道德体系初探[J];学术研究;2005年07期

5 乔耀章;;从治民到官民互治——行政现代化历程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6期

7 乔耀章;;问政:新行政观的逻辑起点[J];行政论坛;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东坡;;加入WTO与地方经济行政法制化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高钏翔;;公共政策的价值偏离和逻辑断裂:公共性衰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侯保龙;;服务型政府类型论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毛伟,赵殿芹;行政文化创新刍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刘义荣;刘静娴;;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特征与财务审计和监督[J];商业研究;2009年03期

6 王辉霞;;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法治探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7 张慧;;浅析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9年02期

8 董榕萍;;发展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若干问题——以卡拉OK版权费风波为样本的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闫娟;21世纪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足鼎立——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0 黄建洪;;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弱化与治理[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正金;;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政府职能定位——浅谈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城市政府的功能定位[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2 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乔耀章;;论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的几个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曹堂哲;;试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公共政策的适应性——一种“系统范式”的宏观视角[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5 李明强;;论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欢欢;;我国实行政府问责制面临的障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磊;;以“政府间协调度”替代“企业满意度”考核指标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乔耀章;;略论政府社会管理中的政府、社会、公民三者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侯翔;;政府职能转变下的政府成本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张治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挽霞;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芳芳;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伶俐;我国大部制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朔;城市化进程中的沿海新城区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尤伟光;青年商会组织的发展路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曹龙兵;南通市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赵睿;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静;市政建设中征地拆迁的社会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冯晓;基于合作治理的广州市越秀区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罪与孽:中国的“法治”与“德治”概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夏勇;法治与公法[J];读书;2001年05期

4 苏祖勤,陈祖耀,黄翘云;中国行政管理三大学派理论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4年12期

5 卢岳华,苏祖安;《中国行政管理三大学派》评析——兼论行政体制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5年02期

6 孙学玉;走出困惑:关于行政概念的再思与再认[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7 乔耀章;略论作为社会主义定向的政治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乔耀章;论获得性政府职能及其重心位移[J];江海学刊;1996年04期

9 乔耀章;论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乔耀章;再论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丽娜;冒小建;;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好学生”与毒品[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S1期

2 朱锦秀;;社区矫正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适用的系统性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康纪田;;依物权结构原理对权力社会化的诠释[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6期

4 杨锐;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向[J];长白学刊;2003年06期

5 高艳东;;从仇恨到接纳罪犯:个人与社会立场间的刑法抉择[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3期

6 刘刚;;从经济法的本质析保护国有资产流失的新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7 李鸿;;非公企业工会的社会化是劳资关系协调的关键[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8 姜德源,张玉山;浅议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J];艺术研究;2002年03期

9 杨凤;;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党史文苑;2008年18期

10 王晓佩;石秀云;;关于社区建设社会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重慧;;营养专业人员应适应社会化管理[A];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经明;;推进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建设思考与设想[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魏永辉;;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兰芬;;论家庭道德的社会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5 祁元;;区域“社会化像元”研究及其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徐颂峰;周建社;王炜;;学校健美操训练与我国竞技健美操训练社会化途径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刘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曹海涛;敖海华;;西部地区高师社会化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雯;;未成年人犯罪处置社会化探讨[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丽丽;吴增红;;地质情报与资料社会化工作的浅思[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贺劲松 傅兴宇;大连养老金发放百分之百社会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郑发;焦作推行治安防范宣传社会化[N];法制日报;2004年

3 王朝良;宜阳社会化代收破解电费收缴难题[N];中国电力报;2007年

4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谭朝云 刘友良 刘平辉;攸县实行行风评议社会化[N];湖南日报;2007年

5 王娇萍;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获最高奖[N];工人日报;2008年

6 郭振清;为再就业培训社会化鼓掌[N];工人日报;2003年

7 记者郭清君 通讯员周泽春 李凯;湖北形成社会化预防大格局[N];检察日报;2003年

8 谢虹;技师资格鉴定要走社会化之路[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记者 金志明 通讯员 胡荣山;高校医疗保健试行社会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陈龙海;酒店餐饮社会化探索[N];中国旅游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阮静;中西方人“社会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4 刘保卫;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上海大学;2009年

5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晓明;非强制行政的法理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8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10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日韦);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林;生涯规划对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作用[D];山西大学;2007年

3 王艳娟;教育只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伊媛媛;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责任的社会化[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生ng;论行政证据[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江博;论听证制度及其完善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芸娇;行政复议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仲伟和;通用校园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9 黄薇;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与构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秦雪峰;论法治进程中的高校行政[D];河海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07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07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