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和哈贝马斯论人权:对法律—政治方法的再思考
本文选题:人权 + 正当性 ; 参考:《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12期
【摘要】:尽管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用不同的方法建构自己的人权理论,但他们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而法律框架本身存在排斥或轻视人权的危险。本文在对这两位学者的人权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法律方法忽视了下述问题:为什么这些权利会将平等地对待个人的普遍义务强加给当权者?为什么这些权利必须同时得到实现?本文通过诉诸个人的平等尊严观念来解释第一个问题,通过对引发人权要求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来阐述第二个问题。在对人权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把人权理解为对正义的最重要的道德义务的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国家的理念。
[Abstract]:Although Rawls and Habermas use different methods to construct their own theory of human rights, they are all carried ou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aw, and the legal framework itself has the risk of excluding or belittling human rights.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wo scholars' theories of human righ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legal method ignor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y do these rights impose on those in power the universal obligation to treat individuals equally? Why must these rights b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irst problem by appealing to the concept of equal dign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econd question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gives rise to human rights claim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law, this paper holds that human rights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most important moral obligation of justice,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world countries.
【作者单位】: 美国洛约拉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分类号】:D0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宇辉;;论法治社会中的政治自由[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赵玲;;政治自由的本质、功能及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8年01期
3 沈晓阳;政治自由新探[J];兰州学刊;1988年05期
4 罗斗明;;浅谈政治自由[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5 刘兴邦;梁启超的政治文明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李萍;公民道德的养成与政治文明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徐俊忠;黄寿松;;政治自由及其意义的限度——列宁的理解与启示[J];哲学研究;2006年02期
8 施晓花;;政治自由的价值反思[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文摘[J];社会观察;2007年11期
10 施晓花;;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政治自由[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澜;李海默;;重绎洛克之路——关于政治自由来源问题的一点思考[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3 赵慧峰;俞祖华;;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开启[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危兆盖;耿云志;郑大华;俞祖华;;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由主义——关于“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对话[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继清;认识“坏世界”与建设“好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刘擎;2011:西方知识界回顾[N];东方早报;2012年
3 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东西方文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何梦笔;秩序与繁荣[N];东方早报;2013年
4 赖德亮;管制不应限制公民政治自由[N];检察日报;2006年
5 郭道晖;法治目标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N];法制日报;2000年
6 台湾知名乐评人 时评人 张铁志;时代正在改变,每个人都参与其中[N];东方早报;2012年
7 ;哈维尔:生活在真实中[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林尚立 曹沛霖 孙关宏 胡伟 臧志军;中国政治发展需要理论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钱镇;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N];学习时报;2004年
10 郭长刚 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9·11事件是“宗教”与“世俗政治”张力发展的反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冠群;面向政治自由的现实之境[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苏;政治自由与三权分立[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顾晓波;18世纪荷兰政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施晓花;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自由[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程小佩;萨托利政治自由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卿;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之迈政治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马海然;民主化进程中的经济变量[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吴丽君;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肖红旗;梁启超自由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媛媛;中国近代民权观的演变及其启示[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世杰;从威权走向民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0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