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马克思和阿伦特
本文选题:实践 + 劳动 ; 参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马克思和阿伦特都非常重视实践,他们理论的交集在劳动与政治这两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区别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强调劳动的决定性作用,阿伦特则强调政治的核心作用。这两种观点之间可以实现互补:马克思由于一味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而导致工具理性过于膨胀,而阿伦特重视政治活动的思想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另外,由于阿伦特割裂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政治活动沦为纯粹的作秀,而马克思把各种实践活动看成是有机整体则可以赋予政治活动以丰富的内涵。
[Abstract]:Marx and Arend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practice, their theory intersected in the two specific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labor and politics. Marx emphasized the decisive role of labor, while Arendt emphasized the central role of politics. These two ideas can be complementary: Marx's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led to excessive expans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hich can be compensated for by Arendt's emphasis on political activity. Because Arendt severe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became pure show, and Marx regarded the various practical activities as an organic whole to endow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with rich connotations.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
【基金】:江西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计划“从劳动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看马克思的实践观”(jxxj12093)
【分类号】:D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慎;实践先于理论,行动先于思维──记杰出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哈娜·阿伦特(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2 张慎;实践先于理论,,行动先于思维──记杰出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哈娜·阿伦特(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3 李志军;;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兼评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论题的批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4 冯婷;;消融在消费中的公共领域——读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5 吴兴明;;实践哲学遮蔽了什么?——评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的思想视野[J];文艺研究;2007年08期
6 汉斯 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卡斯腾·杜特 ,金惠敏;什么是实践哲学——伽达默尔访谈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徐先艳;;社会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周卓;;现象学视野中的组织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张卫伟;季淑慧;;德育向度:社会实践育人的现实基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徐刚;;“劳动乌托邦”的建构——试论1950—1970年代工业文学中“劳动”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邹波;;论文学经典的标准性和变异性[J];河北学刊;2011年03期
5 郭云峰;;实践与生产:分立还是统一——对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冯周卓;;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若干问题辨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2期
7 梁忠;;创思“新哲学”的尴尬——以“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杨巧蓉;;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模式论析——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为主线[J];齐鲁学刊;2011年02期
9 冯婷;;通向“恶的平庸性”之路[J];社会;2012年01期
10 胡全柱;葛蓓蓓;;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领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马吉芬;阿伦特公共领域的世界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于微;马克思劳动论题的历史解读[D];吉林大学;2012年
6 常春兰;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D];复旦大学;2006年
7 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宏宇;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王建民;中国社会的象征二元结构[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许恒兵;理解“历史规律”[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明;科层组织内行政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丁卫真;汉娜·阿伦特和她的《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淑丽;3-6岁幼儿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丹;汉娜·阿伦特公民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姜紫;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李烨;《资本论》的历史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曹晨;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吕佳翼;李泽厚历史本体论批判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9 马淑娟;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范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吕俊华;回归“积极生活”的政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盾;李志军;;回到前哲学的政治——评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兴,程炳卿,徐海晋;时代、理性、实践三位一体[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2 陈力军,张学军;认识你自己:人是什么?[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吴学琴;试析斯大林的民主集中制理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何期;浅析恩格斯的自由观[J];甘肃农业;2003年07期
5 蒋建平,吕红征;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J];前沿;2003年03期
6 张敬娜,梁长斌;论民主在理念与现实中的冲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陈承红;社会主义运动的百年实践及其思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叶先宝;跨越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J];行政论坛;2005年05期
9 陈承红;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吴国萍;古代齐国政治思想的实践与成就[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喻大华;;论晚清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实践与认识误区[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刘海藩;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N];光明日报;2001年
2 申存良;实践是推进发展的关键环节[N];山西日报;2002年
3 吴敏 卢治纯;从制度上保障“三个代表”的坚持与实践[N];山西日报;2000年
4 魏丕植;实践是基本的方法 群众路线是成功的保证[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张启华(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人的全面发展从学说走向实践[N];北京日报;2001年
6 赵群虎;实践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光辉典范[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7 申维辰;实践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光辉典范[N];山西日报;2001年
8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人 石久;坚持理论创新 加强党的建设[N];光明日报;2001年
9 本报编辑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N];经济日报;2001年
10 殷丽侬;对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N];吉林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再春;制度文明的基础[D];湘潭大学;2005年
2 朱现领;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3 袁秀;美国精神的象征与当代中国思想的精髓[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志华;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D];厦门大学;2008年
5 陈莹;论汉娜·阿伦特的自由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6 朱丹;自由何以可能[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1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1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