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国家现代化中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8-05-28 16:49

  本文选题:政策问题 + 政策问题建构主体 ; 参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近代之前的社会治理过程也经常性地求助于政策,而且也确实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因此,也存在着政策问题建构过程及其主体。在历史的视野中去考察政策问题建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通过把握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变动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开拓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历史地看,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经历了从"特权阶层"到"市民代表"再到"政策问题建构权扩大"等历史演进过程。
[Abstract]: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human society, or in different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issues and their system, structure and so on are different. Strictly speaking, public policy app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only for public policy, can it be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In general, however, the process of social governance before modern times often turned to policy, and indeed various policies were formulated. Therefore, there is also a policy problem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s main bo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we can find out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of policy construction. We can explore a future-oriented perspective by gras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subject of policy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subject of policy problem construction has gone throug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privileged stratum" to "citizen representative" to "policy problem construction power expans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ZD07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姜德福;国内学术界对15—18世纪西欧贵族的研究述评(1979—2001)[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5 于民;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程度刍议——兼论现代经济学术语在近代英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不恰当运用[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6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7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8 于民;;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关税性质的演变[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9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运红;;英国“王在法下”法治观念的历史起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张玉;唐良凤;;论规制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以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的历史演进为分析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8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财政国家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9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晓娟;基于“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晓媚;中美媒体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角色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滨;;论西方近现代议会政治的中世纪基础[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刘政;;历史上关于一院制还是两院制的争论和实践[J];山东人大工作;2004年01期

3 刘龙伏;论民主的继承性[J];江汉论坛;1998年10期

4 萨拜因;邓正来;;博丹论主权[J];河北法学;2008年09期

5 文晓灵;人类民主制度演进特点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10期

6 张康之;张乾友;;趋向于公共性的近代政治发展逻辑[J];学海;2009年01期

7 郭为桂;;公共空间与现代民主的生长——以英、法两国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11期

8 孟昭勤;议会在封建君主政体向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演变过程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9年0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亚辉;市民社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7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47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f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