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公平”抑或“择优”:政治录用价值取向探讨

发布时间:2018-05-30 14:43

  本文选题:政治录用 + 公平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13年05期


【摘要】:政治录用对每一种政治体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准则,一直受到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关注。政治录用的制度设计离不开其背后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政治录用从建国初期以直接委任为主,发展到以公务员考试为主的多元录用渠道并行,事实上反映了其背后"公平"和"择优"价值取向的确立。"公平"和"择优"并重之价值存在现实困境。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当坚持"公平"优于"择优",因为"公平"是政治合法性的最为重要的依据。
[Abstract]:Political recruit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behavior and criterion for every political system, and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politics, sociology,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system design of political employ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value orientation behind it. The political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from the direct appoint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multiple recruitment channels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civil servants, which in fact refl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air" and "merit-based" value orientation behind it. " There is a realistic dilemma in the value of fairness and preference.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reasonably, we should insist that "fairness" is better than "choosing the best", because "fair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分类号】:D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永东;;中国传统“重民思想”的创造性转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刘坤;;先秦诸子行政管理思想的特点及现代转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黄振;沈芸;张玉君;;清末民初中国公民意识发展史探[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许丽丽;;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4期

5 孙阳阳;;城市社区政治文化建设与公民主体性缺失[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颜德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的主导性特点:崇“一”尚“独”[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陈曙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钟诚;;传统中国农民的政治情感及其现代转化[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许青春;;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先秦杂家义利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薛娟;;怎样加强政治课教学的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9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忠平;;克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海峰;儒家文化普及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祖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丛超;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态[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世芳;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6 梁宁;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民社会责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谈宗凡;理工科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龚睿;乡镇长“公推直选”中行政授权与民主授权的冲突[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君;英租威海卫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梁淑洁;社会管理多元主体合作的实现[D];浙江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翠莲;;构建公平和效率优化组合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2 马九福;;论政治秩序的和谐价值取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顾丹丹;;公平与正义: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政策的价值回归——从“停运事件”说起[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7期

4 贾新岚;;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5 王文霞;赵红霞;;西方行政学范式演变特征之我见[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6 高晓红;;公共性的展开——论政府精神的谱系[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7 田翠琴;;公平正义的内涵与历史演变[J];学习与实践;2007年11期

8 陈正发;关于公平内涵的再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刘浩林,陈冬梅;作为公平的正义: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解读——兼论我国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庆钧;公平的正义:良序社会的构建理念与路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明锟;周军;;作为价值取向的责任:一种公共行政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教军章;;行政的研究方法与行政的价值取向(提纲)[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金太军;;影响政府创新能力的内部结构因素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祝小宁;毛丹;;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伦理价值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谢斌;;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及其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双敏;;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王晓曦;黄国桥;;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斯密政府理论的应用[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承;王运生;;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10 杨芳;;公共政策中的公共理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四倍;公共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袁贵仁;关于效率和公平的若干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3 周小毛;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湖南日报;2005年

4 赵君;树立和德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N];吉林日报;2005年

5 郑杭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以平等取向为主到以公平取向为主[N];辽宁日报;2001年

6 李建群 侯秋月;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N];陕西日报;2005年

7 金吉媛;确立和谐社会要求的思维方式[N];沈阳日报;2005年

8 杨东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N];学习时报;2005年

9 袁增华(作者单位:菏泽市委讲师团);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菏泽日报;2006年

10 韩保江;创新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N];青岛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2 娜琳;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的政治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杨泽章;现代公共生活的建构:托克维尔政治哲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应建;论公共行政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钟海;政府绩效评估之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柯;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民众本位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王梅;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雄;柯亨公正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崔志林;自由与平等:当代政府价值取向的融合[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陆艳丽;行政伦理价值与行政人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佳;新公共行政视角下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张义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偏离问题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5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55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