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近八十年来有关《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6-10 04:44

  本文选题:吕不韦 + 《吕氏春秋》 ; 参考:《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6期


【摘要】: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者们采用西方现代学术规范和方法来研究《吕氏春秋》,他们突破了传统学者只重视文本解释研究方式的局限,把《吕氏春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地把握和系统地研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文章仅对学界关于《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研究做客观述评,所述及的内容有:《吕氏春秋》的主旨、政治思想的内容以及学界对《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评价。
[Abstract]:Since the 1930s, scholars have adopted modern western academic norms and methods to study Lu'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y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limitation that traditional scholars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extual interpretation. Taking Lu's Spring and Autumn as a whole, we can grasp and study it systematically, and we have achieved considerable results. The article only makes an objec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Lu'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gist of Lu'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content of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Lu'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
【分类号】:D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裕;《吕氏春秋》述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2 李宗桂,陈宏敬;《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李祥俊;《吕氏春秋》的执一统众之术[J];管子学刊;2000年02期

4 管敏义;;《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特点[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庞慧;;《吕氏春秋》中的民与君民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孙实明;《吕氏春秋》的政治伦理思想[J];人文杂志;1992年06期

7 王魁田;《吕氏春秋》与秦始皇[J];唐都学刊;1994年04期

8 李家骧;中外“《吕氏春秋》学”评考综要(上)[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9 丁原明;;《吕氏春秋》的封建统一说[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10 韩慧;《吕氏春秋》之治国思想评析[J];政法论丛;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丁成际;;荀子礼之功能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钱善刚;《淮南子》生命哲学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孙开泰;;从《管子》研究看郭沫若对新史学的贡献[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5 牟颖;;首善之区需首善之思——首善之区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尚学锋;;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姜燕;;医古文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文字训诂学素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海波;;《内经》形神兼养的医学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明强;;《黄帝内经》中的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下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广民;墨子思想及文艺观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博;循吏与两汉社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亚琦;试探《黄老帛书》对《老子》“道”“德”的改造及其政治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平;论程敏政政治思想[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海英;论何心隐的政治思想[J];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04期

3 毛玲;;试论苏格拉底政治思想中的极权倾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吕纯军;;由洛克的政治思想看其对世界的影响[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黄雯;;《君主论》和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6 张丽莹;;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中对老子思想的政治化诠释[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7 赵秀芳;;政治秩序是政治思想的主题和逻辑归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白雷;周健;;浅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的逻辑差异[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9 李刚;;儒者心态与制度选择:张謇立宪思想及实践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王芳;;韩非与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比较[J];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治洪;;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代自由主义——徐复观政治思想述论[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杨爱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议[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邹小站;;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认识——章士钊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方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6 贺渊;;“五四”时期戴季陶的政治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宋广波;;1921~1925年丁文江政治思想论析——以《努力》周报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丽;仇力;;1990~1992年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目录[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傅小凡;;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峗;;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儒家思想传统对西方自由主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丽艳;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2 曾业松;“仁”与“正义”[N];学习时报;2001年

3 张丽艳;法的精神[N];学习时报;2005年

4 陆丽云 人民出版社;法国政治思想的激情与理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丽艳;带剑的契约[N];学习时报;2005年

6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学者别再忙着批亨廷顿了[N];东方早报;2008年

7 黄倩;从政治哲学看“情性”、“礼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刘军宁;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N];东方早报;2010年

9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周建刚;王夫之是如何阐发孟子民本思想的[N];北京日报;2010年

10 项松林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学院;理解弗格森:市民社会政治学的先驱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储建国;调和与制衡的二重变奏[D];武汉大学;2004年

3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贾景峰;孔子政治思想的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5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吴自聪;在个人理性与政府权力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意;爱德华·萨义德的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宋雅浪;传统与自由:柏克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婷;《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春柳;论《吕氏春秋》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金禹含;论《吕氏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倪训刚;《吕氏春秋》的治国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辉;《墨子》与《吕氏春秋》政治思想比较[D];湖南大学;2011年

6 萨如拉;萨冈彻辰政治思想的哲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段玉淑;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政治思想[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邬正杰;TB留良的政治思想[D];清华大学;2012年

9 杨向兰;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政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比较[D];湘潭大学;2011年

10 李艳娇;荀子的政治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02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02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2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