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果效应到因果机制:实验政治学的中国路径
本文选题:实验政治学 + 因果效应 ; 参考:《探索》2017年05期
【摘要】:实验政治学在探究政治现象之因果关系上有独到价值,其发展反映了政治科学对因果关系探究和经验理论创新的优先价值导向。伴随着实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实验政治学开发出诸如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调查实验、自然实验和政策实验等丰富的工具箱,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心理学、政治行为、选举和议会政治、政治制度、政治传播、集体行动与合作、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回顾实验政治学的演进及其影响,讨论实验政治学在识别因果效应和挖掘因果机制中的独特作用,结合实验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最终提炼出实验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致力于探究中国政治过程、行为、制度等现象中所蕴含之"因果性"的中国路径。
[Abstract]:Experimental politics has a unique value in exploring the causality of political phenomena, and its development reflects the priority value 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causality and the innovation of empirical the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rich application scenarios, experimental political science has developed rich toolboxes such a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field experiments, investigation experiments, natural experiments and policy experiment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Political conduct, election and parliamentary politics, political system,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many other fields.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politics, discussing the unique role of experimental politics in identifying causality and excavating causality mechanism,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politics in China, finally ref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politics in China. We should try to explore the causality of Chinese political process, behavior,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治理能力视域下政府质量评估体系及提升路径研究”(15CZZ036),项目负责人:孟天广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养毅;政治学知识体系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简评《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J];政治学研究;2000年01期
2 孙关宏;一本难得的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学教材——《政治科学原理》一书简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贾春雨;红英;;“多学科知识渗透法”在政治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荣之君;;关于推进政治学发展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1期
5 王柏松;;网络政治学初探[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王浦劬;;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中的基本关系论析——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J];政治学研究;2008年06期
7 王振亚;;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刘吉发教授的《政治学新论》[J];唐都学刊;2009年04期
8 严强;;试论政治学理论的类别构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学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甄琰;;严峻的挑战 良好的机会——谈我国政治学的发展[J];政治学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浦劬;;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中的基本关系论析——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桑玉成;;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杨德山;李明;;近30年来中国大陆政治学教科书中“政党”内容演变考察——以四部代表性教材为例[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静;;在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上的讲话[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章程[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章程(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2011年7月23日通过)[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7 姜大仁;;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摘要)(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2011年7月23日审查通过)[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8 姜大仁;;以学为本,努力完成历史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及政治学的学术使命——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周少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12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主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翟桔红;发展本土化的微观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李月军 中国军事科学院;基于比较经验的政治学理论反思与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飞岸;走出理论实验场,建构本土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朱光磊;中国政治学发展中的两大尴尬与两大转变[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孔新峰(书评人);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制度?[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言;宋明理学政治学意蕴的当代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罗雁荣;论自由意志在政治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1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3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