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及其幽灵

发布时间:2018-06-18 16:35

  本文选题:阿尔都塞 + 马基雅维里 ; 参考:《世界哲学》2014年05期


【摘要】:阿尔都塞不能被仅仅指认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开山或后马克思主义之滥觞,其思想或可从西方古典与现代政治哲学传统的比较视野、乃至于从中西文化传统比较角度中来加以透视与还原。阿尔都塞通过上溯至马基雅维里来重建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之路,貌似离经叛道,实乃有极其深刻的用意与创造性范式的影响。他不仅开启了意识形态批判与政治权力批判研究的新领域,而且昭示当代西方左派知识分子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介入社会现实的正当且成功的理论实践途径。
[Abstract]:Althusser can not only be regarded as the opening of structuralism Marxism or the origin of post-Marxism, but al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classical and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tradition. Ev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to perspective and restore. Althusser reconstructs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by going back to Machiavelli. He not only opened a new field of ideologic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power critique, but also demonstrated how contemporary western leftist intellectuals can get involved in the social reality in their own way through a proper and successfu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roach.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空间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项目编号13JJD710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BZXO0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乐启良;;先知的时代已经过去[J];读书;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阿尔都塞晚期著作[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3期

2 赵文;;阿尔都塞的晚期写作[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1期

3 山风;阿尔都塞的两部遗著简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2期

4 陈杰;瞿薇;;阿尔都塞和他的理论创新[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2期

5 陈杰;向晨晨;;浅析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8期

6 艾蒂安·巴里巴尔;霍炬;;阿尔都塞与尤里姆街[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2期

7 魏俊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探讨[J];黑河学刊;2011年09期

8 张一兵;;走向感性现实:被遮蔽的劳动者之声——朗西埃背离阿尔都塞的叛逆之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6期

9 王悦;;评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J];世纪桥;2012年21期

10 罗国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释义[J];法制与社会;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盾;;怎样理解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激进解读[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并翻译阿尔都塞的重要术语Overdetermination/Overdetermined?[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金瑶梅;;试论阿尔都塞后期自我反思的三大缘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5 朱晓慧;;精神分析视域中的阿尔都塞[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6 干成俊;;意识形态辩证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解读[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陆凯华;;内容与虚无:阿尔都塞的哲学起点——论阿尔都塞《高等研究资格论文》中的黑格尔主义立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庞晓明;阿尔都塞的理论遗产及其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南京大学 张一兵;解构之雨:阿尔都塞最后的思想哭泣[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汝伦;屈心抑志,忍尤攘垢[N];东方早报;2013年

4 本报书评人 宫敬才;作为精神病人和哲学家的阿尔都塞[N];中华读书报;2014年

5 来颖燕;呼吸之间来日方长[N];深圳特区报;2013年

6 ;法兰西的另一种“政治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陆兴华;当代艺术:审美平等下的艺术行动[N];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南京大学哲学系 蓝江;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李三达;作为答辩的自传[N];文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瑶梅;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谈立玲;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朱晓慧;“政治”哲学家阿尔都塞——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喜英;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观[D];河南大学;2009年

2 侯绪云;阿尔都塞“理论的反人道主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郭岩峰;阿尔都塞“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理论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阳春花;阿尔都塞历史科学思想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5 于芳;阿尔都塞“断裂说”的积极意义及其缺陷[D];苏州大学;2007年

6 卞友江;论路易·阿尔都塞的认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井鸿;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乐;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解析[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9 李亚敏;论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祁程;阿尔都塞社会意识诸形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6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36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3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