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西方学术与政治语境下的公共史学——兼论公共史学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8-06-18 20:11

  本文选题:公共史学 + 公众史学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公共史学强调历史学家的公共责任,其所奉行的"共享解释权"和互动性思维等原则包含一种更为民主和包容的态度,对专业史学家所追求的"独立性"、"真实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挑战。同时因为多重身份的重叠,公共史学自身也面临诸多困境。在国内开展和推动公共史学必须对相关理论问题做出思考和厘正,尤其是"公共史学"或"公众史学"概念的翻译与定义、公共史学与"官方史学"、"私人史学"之间的关系、公共史学的种类、"公共空间"和"公众社会"的有效存在,以及历史记忆与新公民社会构建之间的关系,等等。
[Abstract]:Public historiography emphasizes the public responsibility of historians, and its principles of "shared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active thinking contain a more democratic and inclusive attitude, It challenges the independence, authenticity and objectivity pursued by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overlapping of multiple identities, public historiography itself also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promote public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and correct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especially the transla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s of "public historiography" or "public historiogra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historiography and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and "private historiography". The types of public historiography, the effective existence of "public space" and "public socie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ivil society, etc.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D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希;;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J];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桩;;“应用史学”还是“史学应用学”——浅论公共史学的学科属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华;;如何解决城市杂志的地域性之惑——公众史视野下城市杂志的地域性构建[J];编辑学刊;2013年02期

3 韩俐彦;;历史知识社会化与公共史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李鹏;;“公共史学”理论对我国历史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12期

5 王正胜;;我国公共史学的成果——《希腊神话之谜》评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梁茂信;;对“三十而立”的反思与期待——2001~2010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回顾[J];史学月刊;2012年01期

7 孟钟捷;;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可行路径——从德国历史教育学改革模式谈起[J];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陈新;;“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J];学术月刊;2012年03期

9 尤学工;;论史学社会化[J];学习与探索;2011年01期

10 孟德会;;“史学危机”与史学人才培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俐彦;美国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方法[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孝虎;战后美国史学的挑战与应变研究(1945-2005)[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祥银;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罗荣渠;当前美国历史学的状况和动向[J];世界历史;1982年05期

3 王希;何谓美国历史?——围绕《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引起的辩论[J];美国研究;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为桂;;大众、民主与公共空间:古典民主的一种叙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0期

2 王玲;申恒胜;;“公共领域”之系谱考察[J];学习与实践;2007年11期

3 郭为桂;;公共空间与现代民主的生长——以英、法两国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11期

4 万昌华;;论黄遵宪的政治体制思想[J];齐鲁学刊;2009年01期

5 哈贝马斯;符佳佳;;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J];哲学动态;2009年06期

6 金自宁;;公共空间与政治自由的实践——解读阿伦特“积极自由”观[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7 陈家琪;;寻找政治[J];书城;2007年11期

8 苏宝俊;;网络与政治参与之关联性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3期

9 孔诰烽;从“早期现代性”、“多元现代性”到“儒家现代性”[J];读书;2002年04期

10 唐小兵;;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启明[J];南风窗;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杜艳菊;;参与式民主与参与渠道问题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理查德·J.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 阎勇译;创造性的民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访学于普林斯顿大学 应奇;从“西化”到“化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磊;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姚颖;交往政治与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亮;阿伦特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理论及其启示与反思[D];湘潭大学;2008年

4 邹晓莉;公共领域与生活方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俊华;回归“积极生活”的政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志华;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D];厦门大学;2008年

7 陈颖;公民政治实践的空间[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旭芳;回到政治本身[D];兰州大学;2011年

9 汪婷;从公共空间视角审视参与民主[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6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36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