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西方社会建设思想:演进逻辑及其“脱域”价值

发布时间:2018-06-19 22:07

  本文选题:社会建设 + 西方理论 ; 参考:《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伴随西方现代性而展开的"现代化范式"创生了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基于人与社会关系元命题的分殊认知,西方知识界着重探讨了以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的建设议题,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智识。其中,围绕自由与秩序关系的设置与调试,形成了法治基础上的"制度—结构—心理"任务框架,颇具启发性。在政治社会生态迥异的中国,对这一智识体系的借鉴应坚持方法论的自觉与辩证思维,批判性地考虑其价值的"脱域"性。基于此,大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建设,需要深度根植于自身实践场域所规定的"复杂现代性"来发掘其普遍性的理论因子,同时参鉴"他山之石",从而塑成具有可持续性的良序社会发展。
[Abstract]:Along with the western modernity, the "modernization paradigm" has created abundant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ghts.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cognition of the meta-proposition between human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 western intellectuals have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issues centered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ve formed pluralistic social wisdom. Among them, the setting and debugg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order formed the frame of "system-structure-psychology"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which was instructive. In China, where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ecology is very different, the reference to this intellectual system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sciousness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methodology, and critically consider the value of its "off-territorial" nature. Based on thi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ra of great transformation needs to be deeply rooted in the "complex modernity" stipulated in its own practice field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actors of its universality. At the same time, learn from the stone of other mountains, thus forming a sustainable order of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特区治理改革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CZZ02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AZD018)的研究成果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江苏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D0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伯清;;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郑杭生;;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参照系及其启示——一种中西比较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孙立平;;“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J];开放时代;2012年03期

4 陈明明;;中国的政治改革为何难以形成稳定的共识——对当下政治改革讨论状况的一个观察[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郑杭生,杨敏;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拓展——简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6 张旅平;赵立玮;;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12年03期

7 黄建洪;;自主性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引导性议题[J];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8 黄建洪;;中国社会建设的逻辑转换与现代性国家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周雪光;;社会建设之我见:趋势、挑战与契机[J];社会;2013年03期

10 于尔根·哈贝马斯;行远;;现代性:一项尚未完成的事业(上)[J];文艺研究;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龙;;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社会中间阶层对维护稳定的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朱士群;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李世友;雷蒙·阿隆国际关系学说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锦宇;张志鹏;;试论契约治理机制的应用——以宗教信仰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4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常艳;;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其发展[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深圳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课题组;葛明;黎军;;深圳市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田经q,

本文编号:2041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41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