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状态与自然正当——论施特劳斯与施密特的一次交锋
本文选题:例外状态 + 自然正当 ; 参考:《学术月刊》2014年02期
【摘要】:自卡尔·施密特慷慨激昂的辩护之后,对"例外状态"的探讨日益成为政治哲学与法学的热点问题。,晚近以来,声誉日隆的吉奥乔·阿甘本甚至忧心忡忡地表示,"例外状态"已经是现代政治的常态。~([1])然而,例外状态作为一桩事实,并不新鲜,古今中外的政治生活都不能避免。,将例外状态当作一个严肃的政治哲学或法学问题来对待,不过是20世纪以来才逐渐形成的"时髦"。假如"例外状态"果真如施密特、阿甘本等人所主张的那么不容忽视,何以前现代的政治哲人几乎予理会?要彻底搞清楚今人围绕"例外状态"的种种主张,离不开一个"古今之争"的视野,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因此尤其值得注意。从古典自然正当学说的角度来看,"例外状态"并不值得如此大惊小怪,施密特等人的激烈反应只是因为他们依然没有摆脱现代政治哲学的狭隘视野。现代政治哲学从马基雅维里开始就是一种特别关注例外状态的政治哲学,施密特的论说不过是这一现代精神的继承和延续。
[Abstract]:Since Carl Schmidt's impassioned defense, the discussion of "excep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 issu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jurisprudence. The burgeoning Giojo Arganben even expressed concern that "exceptions" were the norm in modern politics. However, exceptions, as a fact, were not new. The political life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can not be avoided. The exception is treated as a serious political philosophy or legal problem, but it is only gradually formed since the 20th century "fashionable". If the "exceptional state" is as advocated by Schmidt, Aghambon and others, how could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ers have almost paid attention to it? In order to get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all kinds of ideas about "exceptional state", there is a "disput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so Strauss'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especially noteworth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lassical theory of natural justice, "exceptional state" is not worth making such a fuss. Schmidt and other people's fierce reaction is only because they still do not get rid of the narrow view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Machiavelli,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 kin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xceptional state, Schmitt's argument is only the inheritance and continuation of this modern spirit.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包钢;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密特例外理论的批评[J];浙江学刊;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2 曹兴平;;霍布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高全喜;;论宪法政治——关于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毛晓秋;;法律的驯顺与政治的审慎——解读霍布斯《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杨巧蓉;;霍布斯自然权利学说初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胡铁生;美国革命时期政治哲学背景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8 汪栋;武玮厚;;严复立宪国概念考绎[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9 梁峰;;论哈耶克的权利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刘毅;;人性与法治:中国法律传统再反思[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向晨;;一个神学政治的方案——霍布斯《利维坦》新解[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兵;一位斯特劳斯主义者的肖像:哈维·曼斯菲尔德政治思想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立国;道德与法的边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舒杨;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玲玲;托马斯·霍布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与公民社会中的自由[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孝金;自然法的转折点[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木蕾;物权债权二元体系的困境与出路[D];暨南大学;2011年
9 姚瑶;面对残忍与恐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海明;奥克肖特对《利维坦》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小枫;施密特与政治哲学的现代性[J];浙江学刊;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阅读·书屋[J];决策;2005年10期
2 姜涌;;卡尔·施密特的敌友理论之诠释[J];理论探讨;2010年02期
3 晏小宝;;对施密特政府对苏政策的一点看法[J];国际展望;1981年15期
4 罗国文;;一部精彩的国际风云纪实施密特回忆录《伟人与大国》[J];世界知识;1989年06期
5 ;德国官员公车私用惹火烧身[J];共产党员;2009年17期
6 王玉荟;;西德有关人士指责前总理施密特将敏感核技术转让给巴西[J];国外核新闻;1990年02期
7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预期五十年内两岸完成统一[J];重庆与世界;1998年06期
8 何包钢;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密特例外理论的批评[J];浙江学刊;2002年02期
9 梅兆荣;这本书预测今后二三十年世界局势[J];世界知识;2005年15期
10 ;幽默大王[J];政府法制;200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玉林;黄金明;;施密特型连带勒让德函数的准确计算公式及其重要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何潇;;传播论与历史特殊论[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尹峻;;多样化练习在乒乓球技术中运用效果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沈继忠;P. Douglas Tougaw;;对称三值电流型CMOS施密特反相器设计[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丁鸿佳;;丝悬式垂直磁力仪与磁通门磁力仪[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6 顾晓燕;;和谐的课堂,不懈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王征;;库木吐拉GK20窟和北凉北魏早期佛教造像的比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俞吾金;;访德散记[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9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乌兰;;《元朝秘史》“兀真”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泉峰;CEO来华安抚Google中国[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于露;谷歌CEO来华与众高校合作推“云计算”[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3 何芳;施密特肩负80万销售任务 西亚特急进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严建卫;国际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N];文汇报;2006年
5 许鹏邋黄梅;谷歌CEO访华力推“云计算”[N];经理日报;2008年
6 早报记者 是冬冬;谷歌易主:创始人佩奇再上位[N];东方早报;2011年
7 早报记者 是冬冬;施密特最后悔忽视Facebook[N];东方早报;2011年
8 记者 薛松;“没有炒李开复鱿鱼的打算”[N];广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国训;反思三年战略 谷歌避谈百度[N];财经时报;2008年
10 于露;谷歌联手IBM深入“云计算”合作[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娃;《蒙古源流》蒙古文满文汉文宫廷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施展;神秘与凡俗之张力下的政治[D];北京大学;2008年
3 曹明;西欧近代法权观念衍变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湘元;预测控制的线性方法、非线性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6 杨卫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东明;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刚;施密特的“自然概念”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贺伟;施密特分解的三粒子态的概率隐形传输和用POVM测量概率传输二粒子一般态[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长伟;A.施密特的马克思主义观[D];山东大学;2008年
4 吴丽娟;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永亮;论施密特的“政治的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聪;论法德轴心在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7 贺川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亚辉;施密特时期的德美关系摩擦及原因[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珂;调制域与脉冲分析仪信号调理及触发电路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邹律;巴伯小提琴协奏曲及演奏版本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105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0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