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历时之维——以罗尔斯的代际正义理论为中心的考察
[Abstract]:Justice has not only synchronic dimension, but also diachronic dimension. From a diachronic point of view,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ages. Rawls'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is at the core of the debate on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He does not advocate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ce to the issue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but adopts a contractual approach to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Rawls' theory of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faces a lot of criticism. He revised it later, but he did not give up his "present time entry explan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13&ZD1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自由理论跟踪研究”(13BZZ011)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安奎;;公民间关系、慎议政治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国家观[J];政治思想史;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张文龙;;代际正义及其实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蒋国保;;论科学发展观与代际正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柯彪;;科学发展观之代际正义思考[J];理论导刊;2009年11期
4 柯彪;;论代际正义的概念与内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杨盛军;;群体道德与环境代际正义的关系[J];唯实;2011年06期
6 丁成际;;论代际正义与可持续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7 代杰;;论代际正义与可持续发展[J];学园;2012年05期
8 代杰;;代际正义的理论内涵及影响评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周光辉;赵闯;;跨越时间之维的正义追求——代际正义的可能性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张丁火;;简论代际正义的时代意蕴[J];语文学刊;2012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柯彪;代际正义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琦;代际正义的正当性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秀明;论可持续发展中代际正义的可能性和局限性[D];山东大学;2010年
3 高袁;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0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6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