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渊源、关系与未来发展
[Abstract]: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electoral democracy.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s to restore citizenship in the history of democracy in ancient Athens, attach importance to communication and consensus, emphasiz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ul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have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Unlike electoral democracy, which emphasizes vo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 form of democracy centered on dialogu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democracy both aim at implementing people's sovereignty in different forms. Although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ovides a standard for testing and criticizing electoral democracy, the status of the two is different, and it cannot replace the status of electoral democrac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分类号】: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庆悦;黄邦根;;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赵光元;丁俊萍;;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农村基层民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易在成;;主权财富基金:界定、争议及对策探讨[J];比较法研究;2012年01期
6 陆国庆;产业创新:超越传统企业创新理论的新范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7 于义凡;;浅析中国民主化建设的不同路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徐燕茹;;精英主义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才智;2010年31期
9 范明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矛盾的破解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10 向东平;;党内协商民主的含义、价值及其彰显路径[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2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冯兴元;毛寿龙;;单一税的理论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5 黄卫平;郑超;;人民政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马天俊;;马克思的修辞学实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乔耀章;姚尚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王永杰;;从对抗到对话:刑事司法协商制度论纲[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3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5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9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惊雷;邓玉皎;;人民主权的内涵与实现——读《社会主义人民主权实现论》[J];学理论;2012年16期
2 张庆玲;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权思想的形成过程[J];岭南学刊;2001年01期
3 常宗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4 唐郁恺,郭翠星;论人民主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邓辉均;;宪政视域下的人民主权学说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1期
6 谭万霞;;制宪权与人民主权的关系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9期
7 聂运林;浅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8 黄基泉;论人民主权的实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江仁宝;人民主权是政治文明的精髓[J];炎黄春秋;2003年08期
10 李龙;李小萍;;论宪法中人民主权与基本人权原则的沟通——以哈贝马斯的宪法有效性理论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旭阳;;14世纪的“人民主权”理论萌芽——中世纪后期西方的“人民主权”理论小结[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强世功;“分裂之家”与人民主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施汉生 王梅红;树立人民主权理念 坚持依法行政原则[N];法制日报;2001年
3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焦洪昌;人民主权的伟大实践[N];检察日报;2012年
4 袁东;“人民主权”不可代表不能转让不可分割[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刘晗;司法独立与人民主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南京晓庄学院教授 邵建;人民主权和民主的专制可能[N];中国经营报;2012年
7 周权;人民主权是现代中国的新天命[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8 熊刚;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支点[N];学习时报;2001年
9 王耀杰;聆听民主进步的足音[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帅;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及当代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兵;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时飞;人民主权与联邦至上[D];清华大学;2006年
4 张建霞;卢梭人民主权思想价值和局限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陈立杰;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D];河北大学;2008年
6 张靖伟;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孙洁;卢梭和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之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宋丽英;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勇;哈贝马斯的人权和人民主权观[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祥;西耶斯制宪权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65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6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