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王道仁政:孟子政治思想论析

发布时间:2018-11-16 15:42
【摘要】:"德治"是儒家的政治传统之一。孟子提出了王道仁政思想,是儒家"德治"理论系统化、具体化的第一人。由新出土的郭店简可以看到,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形成受到子思之儒的巨大影响。孟子在继承子思之儒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王道仁政说,并以性善论作为王道仁政的心性基础,以井田制作为王道仁政的经济基础,围绕"民"提出王道仁政的具体措施,从而使他的王道仁政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Abstract]:Rule by virtue is one of the political traditions of Confucianism. Mencius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of benevolence, which is the first person to systematize and concretize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rule of virtue". From the newly unearthed Guo Dian Jian, we can see that the formation of Mencius' Wang Dao's benevolent political thought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ism.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of Zi Si, Mencius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Wang Dao benevolent government, taking the theory of sexual goodness as the heart foundation of Wang Dao benevolent government, taking the well field system as the economic basis of king's benevolent government,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Wang Dao benevolent government around "the people". Thus, his thought of benevolence and benevolence constituted a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2013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儒家思想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与变迁”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3324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蔡德贵;;韩国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郭振香;;论胡炳文对朱熹《周易本义》的推明与发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博;;唐蕃大非川之役与星象问题[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敏;;试论孟子的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苇柳;;孟子的恒产思想及其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相力;卜然然;;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维坤;;浅谈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艳;《“随物赋形”—谈苏轼文艺美学之“水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锐;仁义礼智圣五行的思想渊源[J];齐鲁学刊;2005年06期

2 李景明 ,陈珊珊;“亚圣”精蕴——孟子的仁政思想(英文)[J];Women of China;200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建钟;北宋仁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文波;孟子“仁政”思想述评[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杨远方;中国传统士人政治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3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f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