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深化改革要首开官智

发布时间:2019-01-12 14:16
【摘要】:正民智的强弱关系国家的强弱甚至民族的存亡。近代的改良主义者早就认识到了"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在戊戌变法时期,严复就明确提出了"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的主张,为开启民智呐喊呼吁;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改善国民的劣根性,其意也是为了开启民智、提高民族素质;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也将开启民智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其中,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梁启超,他以深刻的洞察力认识到:开启民智固然重要,但开启官智也同样重要。因此,在一片"开民智"的口号声中,他一针
[Abstract]:The strength of the people's wisdom is related to the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and even 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 The modern reformist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opening up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 for a long time. During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Yan Fu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opening up the people's wisdom, drum up the people's power, and new the people's morality", and called for the opening of the people's wisdom. Lu Xun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improving the inferiority of the people, and his intention was to open up the people's wisdo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is Liang Qichao, who, with deep insight, recognize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open people's wisdom, but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open officials' minds. Therefore, in the sound of the slogan "to open the minds of the people," he had a stitch.
【作者单位】: 河北省巨鹿县地税局;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04期

2 胡代胜;;严复梁启超“三民”理论的比较研究[J];开放时代;1987年12期

3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政治理想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4 王敏;启蒙与反思: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J];史林;2003年03期

5 吴爱萍;;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徐松荣;再论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7 黎明;;试论梁启超的民权思想[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闫伟杰;;试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以《新民说》为考察中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10期

9 王凤民;;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容及意义[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10 李欢;;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2 张磊;;“和谐社会”理论的传统文化发掘——论墨子“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许纪霖;;从国民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黄克武;;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 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思想史研究室[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6 闫润鱼;;试论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1890~1949)[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喻大华;;论晚清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实践与认识误区[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老虎;;若论新旧转茫然——论陈三立的政治新旧观兼及近代新旧之争[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9 方祖猷;;十七世纪启蒙时期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读《明夷待访录》有感[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蔡志栋;;试论非宗教运动的思想史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方奎;梁启超、孙中山政体理念的变化及启示[N];学习时报;2008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郑师渠;梁启超:近代阐发爱国论的第一人[N];北京日报;2009年

3 房灵敏;当前要充分认识“三个确保”的重要性[N];西藏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吴铭;甘阳: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宣讲家”网站编审 隋喜文;从大同“四有”到民生“五有”[N];北京日报;2008年

6 姜信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N];甘肃日报;2005年

7 李大虎;重塑行政公平的重要性[N];社会科学报;2000年

8 中共夏县县委党校 王月变;建立学习型社会关键在领导[N];山西科技报;2005年

9 侯且岸;他们揭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神秘面纱[N];北京日报;2006年

10 何晓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结果实的精神之花[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姜昱子;中国近代权利义务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冯江峰;清末民初人权思想的肇始与嬗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张晓溪;启蒙与醒世[D];吉林大学;2007年

7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乐斌;社会契约论在中国的传播[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强;梁启超民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华岳;论梁启超“新民”人格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广州大学;2008年

4 刘东;梁启超之政党观浅析[D];河南大学;2010年

5 李春波;梁启超政治哲学思想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黎玮;公德利群 私德修身[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新林;论“流质易变”表象背后的不变本质[D];苏州大学;2009年

8 马凤莲;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姜炎炎;梁启超“群”视野下的民族建国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乔晋燕;梁启超国家思想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7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07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