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focus of the argument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neoconservatism is that neoliberalism pays attention to rights, while neoconservatism pays attention to order. The article holds that rights are the main basis of order, and order i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to realize individual rights. The firm opposition to right supremacy and order supremacy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丹;;浅析人的主体价值的建构与侵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2 杨晓光;郝胜杰;;奉献型角色的角色意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3 赵鹏;焦信敏;;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4 郭海龙;;自我管理视野中的人的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黄文钰;;浅议师生交往不同阶段的印象管理[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姚君喜;;传播与意义的构建——关于“传播”定义的再思考[J];当代传播;2009年02期
7 游力;;人物形象整饰与社会角色意识[J];大家;2012年08期
8 丁念金;;从依附到独立:中国实现人格观念转变的必然性及教育学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2期
9 卜畏,张丽华;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的转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华民;“马尔萨斯制约”与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勇敏;;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4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5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雅华;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振亮;大众传播传者社会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超女粉丝团名称和成员身份认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汤凌;服刑人员社会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涛;权力欲的咏叹[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瓮文允;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及局限[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曲红澎;毛泽东经济正义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婷;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松;长春市初中教师(班主任)职业认同感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王娇;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鸥岩;;“新保守主义理论学术讨论会”侧记[J];欧洲研究;1993年04期
2 丁一凡;“新保守主义革命”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吗?[J];欧洲;1994年03期
3 周溢潢;;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潮[J];党员干部之友;2004年12期
4 陈志;;关于福山新书《十字路口的美国:民主、实力和新保守主义遗产》的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1期
5 黄红珠;;极权政治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结合——《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介评[J];拉丁美洲研究;1990年06期
6 黄凤志;纪胜利;;新保守主义思潮评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德国著名政治学教授迈尔谈新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及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J];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27期
8 潘成鑫;;新保守主义与伊战后的中美关系[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3期
9 沈旭晖;;柏林墙倒20年,右翼思潮今如何?[J];南风窗;2009年24期
10 张晓慧 ,李艳;美国新保守主义[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峰;俞祖华;;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孟庆垒;;自然物权利论争综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梁洪学;魏震铭;;我国农村土地权利主体演进及其权利的完善——基于新中国6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视角[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4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方克立;;要注意研究九十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高明华;;企业和市场的角色[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7 张晓山;;土地市场:重塑权利主体[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关颖;;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在转嫁社会竞争压力[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10 张庆华;;我国土地权利体系的缺陷及对司法审判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作者丁一凡;反击新保守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姜琳 编写;新保守主义就是明日黄花[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邓广(学人);新保守主义写作的多重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Ramesh Ponnuru;新保守主义控制布什政府外交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康慨;伊拉克让福山自我终结[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求是;关注当代西方新保守主义思潮[N];浙江日报;2006年
7 马克·里拉 翻译 刘擎;“反动”的概念[N];文汇报;2010年
8 丁刚;新保守主义的终结[N];人民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谷亚光;学习西方不能生吞活剥[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沈丁立;布什的保守主义是否终结[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东;新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王联合;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子辉;美国新保守主义与布什外交战略[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贾曦;保守主义理念与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邵仲岩;基于权力—权利系统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黎世光;政治哲学的现代危机和古典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宗义;解析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决策[D];外交学院;2007年
9 王宇环;从同意到公共理由[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池景慧;为自由而代言—欧文·克里斯托新保守主义思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克东;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影响浅析[D];四川大学;2004年
3 金龙云;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国际战略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小捷;新保守主义对小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召坤;新保守主义对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0年
6 章浩;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外交[D];外交学院;2004年
7 吴迪;试论威廉·克里斯托尔的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D];辽宁大学;2011年
8 郝洪伟;能动司法视野下权利的司法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四梅;美国“新帝国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琳;美国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