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同治理创新之行政生态观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focus and practical exercise of social synergy not only provide an institutional path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but also provide a valuable goal for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cooperative practice, the instrumental, permeable and consultativ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determines the "center-edge" structure of power. On the basis of this struc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intensive behavior of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consolidates and strengthens the process of "center-edg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ighlights the disadvantages of bureaucracy. At the level of cultural direction, the worship of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belief of instrumentalism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extreme modernism lead to the pursuit of simplified thinking and certainty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n weaken the pluralistic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value goal. The practice of social coordination becomes a phantom.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康之;;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杨华锋;;协同治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策略的比较优势[J];领导科学;2012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黎;;浅谈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政府责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祖云;;论公共行政道德责任的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枫;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刍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陈第华;;行政伦理妥协的合法性探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小兰;;内涵与实践: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刘媛媛;;寻找改善中国政府信用现状的政治伦理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张世洲;谭琦;;论行政腐败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2期
10 黄靖;;论行政人员的自主性建构——对官僚制的再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晓波;;从层级制到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以上海浦东模式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嵘均;;论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建设的主题及价值目标[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建国;;新时期政府雇员制的实施状况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华山;;我国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关注国情因素[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丁冲;;浅谈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南征;;论公共参与对服务型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影响[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侯勇男;;当前我国开展行政问责制的实践经验与借鉴[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8 张赫然;;浅析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陈世香;;1978年以来中国行政价值体系结构的历史演化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元善;;论基层政府公共决策的伦理精神[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皓白;社会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晶梅;中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巨振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4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魏岗;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务员角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斗丽丽;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贺文娜;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吴迪;论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行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洪瑞;连云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康之;;试论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危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康之;;论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J];江海学刊;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行;行政权力运行与行政程序[J];现代法学;1999年03期
2 侯续香;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及其完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3 杨秋菊;行政权力扩张的原则界限及其约束机制[J];行政论坛;2005年04期
4 高一飞;中国学术领域四种变态——一个政治与法律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5年11期
5 韩邦舜;;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林金芳;;“创卫”背后的权力美学[J];决策;2007年01期
7 邹杨;;论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共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王晶;;浅论依法行政的法理依据[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姚立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浅析[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7期
10 杨成;;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论纲——以行政诉讼为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军;谭应启;;行政权力监督的制度构思[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惠基;;行政权力的法制监控[A];1995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5年
3 刘西忠;;行政权力重构背景下的强镇扩权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翰华;;浅析海事行政权力的监督[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5 黄明哲;;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白让让;;行政权力、纵向约束与规制困境[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沈跃;;浅议从政风险及其防范策略[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8 高明华;;企业和市场的角色[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9 孟繁华;宫丽杰;;健全服务型政府的监督机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勇;;推进行政权力公开、促进和谐社会构建——邯郸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启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小;6000多项行政权力网上“晒”[N];无锡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高经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样;让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和谐互动[N];新华日报;2005年
3 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龚清概;自省 自觉 自律 规范运行行政权力[N];福建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刘志华 孙淑华;强化行政权力公开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5 记者 薛惠娟;永年对2000余项行政权力进行梳理[N];河北日报;2006年
6 朱子;协会不该成为行政权力的延伸[N];经理日报;2006年
7 王静;权力在阳光下运行[N];石家庄日报;2007年
8 黄庭满 罗博;警惕行政权力的四种“异化”[N];湘声报;2006年
9 马书平 巩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记者 颜春匀;强化资金监管规范行政权力[N];六盘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景斌;论行政权对私域的有限介入[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辉;组织结构、行政权力与利益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3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4 柳正权;中国传统传统行政程序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王旭;当代中国海关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蔡乐渭;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汤萱;基于治理视角的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玉红;基于权力的价格形成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查永军;中国大学学术管理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行政法比例原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米博;行政垄断的立法规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王凤明;论我国行政监督的改革和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姚瑶;论行政伦理对行政权的制约[D];山西大学;2008年
5 王石;论经济市场化进程下行政权的调控[D];苏州大学;2008年
6 童华辉;行政权滥用认定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浩;环境侵权的行政权救济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8 张慧;福建省规范自由裁量与约束行政权力的实践探索与反思[D];厦门大学;2009年
9 印建兵;高校核心竞争力背景下的学术权力[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周文娟;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15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