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义:伦理、外交、国际法
[Abstract]:Cosmopolitanism regards man as an individual and man as a whole as the ultimate unit of value and moral concern. Cosmopolitan ethics is based on individualism and universalism, but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in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ith anarchic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diplomacy with national interests as the ultimate starting point,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realistic way to realize cosmopolitanism.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and human freedom, development and moral ideals in international law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smopolitanism and reflects and attempts to regulat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world of reality. Only under the paradigm of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timely introduction of natural law can international law be rid of the suspicion of being a tool of great powers' diplomacy, seek solutions to global problems from the angle of necessity, and serve the norm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at serve the whole of mankind. Usher in greate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WTO学院;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乌尔里希·贝克;章国锋;;什么是世界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2期
2 李建华;张永义;;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国际政治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周良发;;梁漱溟与钱穆的文化观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郑淑婷;;钱穆的中西文化差异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洪礼维;赵光军;;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生产方式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斯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9 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10 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东平;;八坊民俗文化中商业文化特征及其建构[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梅;;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杜书瀛;;梁启超:中国现代文艺学的起点[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陈秀娟;;“复杂的”世界主义:一个概念性省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邵丽;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包青山;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华;张永义;;论世界主义伦理观的核心命题[J];哲学动态;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柯;贾少学;;国际法的性质之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何志鹏;;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3 李文昊;;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相关理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4 王博;;不断涌现的国际法研究新方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3期
5 温遥超;;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03期
6 李威;;欧美单边气候立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吕江;;论国际法的实效——以国家新能源战略的经验证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周子亚;Yg本海国际法评介[J];法学;1957年01期
9 刘家骥;有关国际法的性岅与体系的几个UO楲[J];法学;1958年03期
10 iJ殿陛;关于国际法体系的几点意墜[J];法学;195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宁;;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白中红;;论海上能源通道安全的国际法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刘继勇;;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谦;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与国际法价值[N];光明日报;2007年
2 烨泉;维护网络安全国际法应有所作为[N];法制日报;2013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曾令良;和谐世界呼唤新的国际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谢小庆;如何认识当代国际法的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刘敬东;国际公法不容挑战[N];法制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郭恒忠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阴剑峰;美英对伊动武缺乏国际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3年
7 法学所课题组;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法学院 车丕照;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法学研究的指导[N];新清华;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少学;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霞;论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朱博夫;互联网治理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方炜;浅析国际法在核军控进程的地位和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熊平;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初论[D];外交学院;2005年
5 赵伟;国家间战略互动对国际法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庞永三;试析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志秀;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及其困境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跃辉;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李霓;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国际法理论的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王丽;论国际法中的软规范[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5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2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