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建构及其困境
[Abstract]:The legitimacy of electoral democrac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in western politic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electoral democrac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litical legitimacy reveals that electoral democracy provides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three aspects: "majority consent", "competitive election" and "preferential authorization". Therefore, electoral democracy can enhance political legitimacy; However, electoral democracy has the "concurrence dilemma", "rule dilemma" and "performance dilemm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so the legitimacy construction function of electoral democracy is limited. A dialectical view of the legitimacy construction function of electoral democracy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hoice of path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legitimacy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兰州大学;
【基金】:蔡文成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基层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与运作机制研究”(12CZZ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娟;;规范主义·经验主义·程序主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的范式演变[J];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02期
2 鲍·罗斯坦;杨锋;马得勇;;创造政治合法性:选举民主与政府治理水平[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4期
3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5年06期
4 杨雪冬;;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J];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5 唐志君;;多数决策原则的困境与救济[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6 毛兴贵;;同意、政治合法性与政治义务——现代西方同意理论述评[J];哲学动态;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丽;;美国公民文化视角下我国公民文化的培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秦颖慧;秦潇;;政府网络舆论危机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训;;论民生刑法的出场——受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社会到民权社会》的启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夏道明;郑力;陈标;;适时调整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曾爱平;;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9 程彤;;伊朗政治合法性与宗教合法性之构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10 赵云梅;;论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俊月;;西方整体政府的构建路径及其借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5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6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石志夫;;完善政务公开与“民主更加健全”[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邹晓抒;;农民组织化问题初探——基于对黔东南地区的实地调查[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悦;;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刁大明;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明峰;浅析美国的民主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敏;美式民主与伊拉克战后政治重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郭俊彦;民意表达: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维度[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丽梅;我国行政复议和解制度的具体设计[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2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年04期
3 欧阳景根;政治宪法、法律宪法、社会/公民宪法——民族国家政治能力增强的复合宪法模式[J];学术月刊;2005年09期
4 蔡定剑;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浅谈民主、政绩与变革社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常前进;政治合法性与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道德因素反思[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2期
3 伊永德;执政能力建设与政治合法性[J];理论前沿;2004年15期
4 董文芳;社会转型期我党政治合法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探讨;2004年03期
5 詹玉锋;理论创新与政治合法性[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9期
6 燕继荣;政治统治的要素和基础——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期
7 李敏;新时期构建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的理性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5年05期
8 辛岩;提出“政治合法性”的问题究竟具有何种政治含义?[J];党史文汇;2005年10期
9 李元书;王明春;;政治合法性:含义·区别·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奂平清;;新方法 新视野 新探索——评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辛岩;;谈谈提出“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含义[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2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3 李熠煜;;孔子“正名”思想的政治学意蕴探析——政治合法性视角的考察[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4 路江明;;浅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中共政治合法性的建构[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一)[N];学习时报;2004年
2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善治:政治合法性主要来源[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郑后成;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医改的重要性[N];中国保险报;2010年
4 喻中;《高宗肜日》:政治合法性的论证方式[N];检察日报;2011年
5 沈映涵;建构“中国式”政治合法性[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二)[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新;困境与突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变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洁;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张硕;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我国政府执政方式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魏家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旺;转型社会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侯卫伟;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马雪松;政治合法性的内在张力[D];吉林大学;2007年
8 谢朝晖;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万安琪;当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亚琼;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1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3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