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反思——思维方式突破与研究内容回归
[Abstract]: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llowness 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whole research. In addition,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lags behind the reality, becomes the document and the policy propaganda and the hindsight argumentation. The lack of academic autonomy is a fatal injur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and academic nature of research,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e regional boundaries of knowledge and put aside the false disputes of wester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the way of thinking.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return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research, through independent from the reality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play its theoretical guidance func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亲霞,李喜峰;论中国古代“中和”思维方式的发生[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殿尉;王潇;;论孙中山对“理则”的重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郭小林;;从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理念转变与路径选择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3期
4 郑敬高;民本说的思维方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王小丁;;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论特质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赵春丽;刘彩霞;;理解民主的思维方式:评析与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赵春丽;刘彩霞;;理解民主的两种思维方式及其评析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王秋红;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与现代思维方式[J];桂海论丛;1998年06期
9 张修良;;思维方式与意识形态之关系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春福;;思维方式的演进与公共事务治理方式的变革[J];理论探讨;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艳利;;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运作者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兼评斯科特的极端现代主义批判理论[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罗伯特·E·艾利森;僗国雄;;对中国思想的跨文化理解[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3 李娟芬;;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与理论上新探索的诠释[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陈辉;;论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颖;;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评析(未定稿)[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6 朱武;;论警察超常思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敬海新;;以思想解放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创新和发展[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吉媛;确立和谐社会要求的思维方式[N];沈阳日报;2005年
2 邵景均;和谐: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N];学习时报;2006年
3 李景源;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价值观[N];北京日报;2006年
4 韦鸿;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N];抚顺日报;2006年
5 哲学所 李景源;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梁言顺;记哈佛公共管理培训[N];学习时报;2008年
7 邓伟志;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N];学习时报;2005年
8 韦鸿;我们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N];抚顺日报;2006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与大战略[N];学习时报;2005年
10 大卫·莱布曼;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七个核心命题[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勇;政治审美化[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玉环;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及现代意义[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房咏梅;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恩健;黄宗羲与卢梭政治思想比较[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海军;范式的输入与原创:中国政治学学术概念的理论发展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小凡;COMMONWEALTH的“现代”意味[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王潇;欧克肖特政治观的伦理解读[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3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3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