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任的结构与政治文化起源——基于潜在类别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he Asian Democratic Dynamics Survey,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public political trus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tential category analysis: universal political trust, vague attitude towards political trust, executive political mistrust, and symbolic political trust. Adopting the method of multi-classific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this paper verifies two kinds of explanation paths which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trust: rational choice path and political culture path, and finally, it can be found that it includes authoritarian value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efficac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political trust attitud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4ZDA011)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叶敏;彭妍;;“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的解析——关于央地关系一个新的阐释框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3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4 孟天广;;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实证测量与全貌概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朱妍;;中产阶层对于自身政治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比较中国与越南中产阶层的政治效能感[J];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6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7 王浦劬;龚宏龄;;行政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丹妮;;民企与政府关系扭曲诱因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2 方菲;李洪娟;刘亚平;;农村低保制度中农村居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3 张光闪;;论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农业发展——以四川省东兴区农民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4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丁隆;郭雅娟;;伊拉克战后政治发展的三个纬度[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5期
6 魏建国;;普遍信任:法制现代化的深层内驱力[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7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曹文宏;;理性怀疑:政府信任改善的压力机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万秀萍;;档案制度变迁的驱动机制[J];北京档案;2010年12期
10 王合家;成跃;;扩大政治参与与政治和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保建云;;权力租金、寻权与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箐;;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提供:以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佳;落后产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约的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浦劬;;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政治属性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学泰;;吏胥之害[J];读书;2010年03期
3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03期
4 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6 佩里·K.布兰登;庞娟;;在21世纪建立政府信任——就相关文献及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2期
7 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年03期
8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9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10 张维迎,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凌;[N];南方周末;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美娟;;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J];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06期
2 明来香;;浅析和谐社会条件下政治信任的提升[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唐斌;;政治信任的概念、特征与价值[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4 上官酒瑞;;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风险[J];理论与改革;2011年05期
5 黄心华;;社会转型期建构政治信任形式的衍化研究——基于民众主体意识成长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王明进;;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J];领导科学;2013年24期
7 马九福;;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J];江汉论坛;2007年06期
8 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9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10 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流失的可能风险及理性认知[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3 张书维;景怀斌;;民众为什么不信任政府?——政治信任前因及对合作/对抗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二平;陈丽君;马红宇;;公共管理的心理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余世喜;;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上官酒瑞;现代政治信任建构需要新理念[N];学习时报;2011年
2 王子蕲 江远山;重塑政府形象 提升政治公信力[N];解放日报;2009年
3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孙力;消除功能解读误区 加强政治信任[N];文汇报;2009年
4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祁玲玲;政治信任研究应突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官酒瑞;制度是信任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1年
6 徐勇;重建政治信任的有益探索[N];人民日报;2004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中韩合作助遗骸归国提升两国政治信任度[N];南方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治伟;政治信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秋;重建我国农村社会政治信任的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思然;中国基层政治信任:一种综合解释框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欣;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青;论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信任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丽杰;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信任的变迁及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范彬;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信任的路径重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麻雪兰;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信任问题的分析与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吉;佤族政治信任探析[D];云南大学;2012年
10 郭英莉;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5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3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