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现代国家建构与边疆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

发布时间:2019-03-15 18:14
【摘要】:少数民族成员对于国家的认同存在着不同的认同类型,并构成了不同的认同序列组合。现代国家要有效调适这些不同类型的认同关系,充分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充分发挥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从现代国家建构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的关系来看,以公民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政治社会化能够实现现代国家建构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结构、文化、价值的有效链接,实现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其他类型认同关系的整合,从而推动各民族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观念的形成,促进现代国家建构进程的展开。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identity among the memb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ey constitut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identity sequenc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djust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identity relations and fully cultiv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modern countries n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thnic identity sequence,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with civic education as the main form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link between th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the structure, culture and value of the minority identity sequence.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other types of ident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olidarity,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proces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互动关系研究”(14ZDC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培育与开发研究”(12AZZ003)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上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群认同与社会治理研究”(2015BZZ001)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特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群认同与社会治理研究”(15ZS057) 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项目(15ZS057)
【分类号】:D0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秀平;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2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孙爱军;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蔡冬梅;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展明锋,彭建标;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崔英;试论个体政治社会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汪如磊;试论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化的转型[J];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马振清;社会变革中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分析[J];学术交流;2002年05期

9 刘鑫;论政治社会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薛立强,杨书文;论政治社会化的涵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叶长德;王兴仓;;略论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社会化[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怡;张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路径和意义——基于对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现状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苗春凤;;论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典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胡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朱东北;;从政治社会化论满洲省委的历史经验[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6 惠冰;;大学中的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7 显中;;《毛泽东的政治社会化机制》[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于昆;农村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与对策[N];鞍山日报 ;2009年

2 燕继荣;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N];学习时报;2005年

3 周平;政治社会化——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政治过程[N];云南日报;2001年

4 楮岩;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常做常新[N];人民邮电;2013年

5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 董根洪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硕士生 王洪涛;抓好多样有效整合 践行核心价值体系[N];杭州日报;2012年

6 西藏大学 杨文仙;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N];西藏日报(汉);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雁冰;政治社会化视野下的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娄淑华;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何丽君;新时期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壮飞;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岚;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志琴;转型期我国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洋;互联网对“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卫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戈亚男;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初探[D];南京大学;2011年

7 唐立山;我国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龚小平;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其教育对策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岳宗德;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刘维;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40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0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