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兹对中立性原则的批评
[Abstract]:In th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liberalism,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has been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by theorists. This principle means that the state or government should remain neutral between the good living ideas of different citizens. Raz's analysis of Neutral Theory, represented by Nochick and Rawls, makes a strong criticism of this concept. He tried to show that the neutrality required by liberals was neither possible nor credible, even if there was a prima facie rationality that stemmed from their belief in autonomy, but autonomy required pluralism.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neutrality. Therefore, in a sense, Laz's criticism of neutrality paved th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theory of supreme goodnes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哲学系;贵州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D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占志刚;;同意的概念及其政治意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聂兴超;;拉兹对反至善主义的批判[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玉双;;法律权威的可能性——关于国家与法律的规范分析[J];研究生法学;2009年03期
5 薛桂波;;全球化中的伦理认同与伦理冲突[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6 何生根;周慧;;论学术自由的法律界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锐;;拉兹的法哲学趣向——将法律实证主义导向实践哲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陈景云;;对自由主义中立性的理解[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9 王欣;;法律权威与法律信仰[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10 樊凡;;以自由看待民主[J];改革与开放;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海默;;自由主义框架下的道德观[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时新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实践·经验[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郭少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郑学娇;量刑规范化之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耀祖;现代侵权法变革的反思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韩帅;自由主义新闻思潮范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琛;罗尔斯的基本自由优先论:原则与论证[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昌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价值冲突[D];西南大学;2011年
8 董家意;拉兹的权威命题[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郭婷婷;论盛极而衰时期的英国劳资关系(1880-1900)[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李海明;奥克肖特对《利维坦》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景云;;对自由主义中立性的理解[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2 陈肖生;;自主性与罗尔斯对正义与善的“契合论证”[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3 王巍;;公共官僚的自主性及其意涵的辩证解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1期
4 郑巧;肖文涛;;行政人员自主性建构的伦理意蕴——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刘京萌;;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对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再认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韦克游;;内敛·内圣与自主性——论传统“国家—社会”模式与草根民主的困境[J];学术论坛;2007年02期
7 杨立峰;;商议民主视野下的公民教育[J];浙江学刊;2007年06期
8 郑巧;;公共行政现代性追寻中的行政人员自主性[J];理论研究;2008年06期
9 布兹加林;科尔加诺夫;潘大渭;;计划经济中集中管理的民主性[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10期
10 陈家刚;;概念解读与话语空间的建构路径——以“议行合一”的论辩逻辑为线索[J];天府新论;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蔡小平;;政治与道德[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健;;公民意识内涵研究:国家观念、私权意识、主人意识和公共理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寇东亮;;公民意识视域中“以人为本”的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安东尼奥·内格里;赵伟;;寻找联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李路曲;;论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周凡;;生成与确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孙立平;和谐社会与权力规范[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李鹏程;民主与“自主”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7年
3 范春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西方左翼关于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争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彭定光;政治诚信的特征[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杨雪冬;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与国家自主[N];学习时报;2006年
6 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N];学习时报;2004年
7 孙洪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N];辽宁日报;2005年
8 ;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N];铁岭日报;2007年
9 杨光斌;充分认识“政治”在转型社会中的重要性[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2 姚得峰;当代西方审议民主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3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玮;知识密集型组织若干组织政治行为及其政治知觉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秦相平;至善论自由主义的价值多元主义证成[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戴春亮;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文化考古学思考——知识分子与知识、权力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明;协商民主要求何种政治平等[D];吉林大学;2009年
3 由济恺;库珀行政伦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D];延边大学;2007年
4 谢寅翠;Terry·L·Cooper的行政责任伦理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佳峰;多元论、公共辩护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光谱[D];复旦大学;2009年
6 夏方明;论行政人格[D];中南大学;2004年
7 富荣;利益集团对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培杰;桑德尔共同善的政治哲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6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