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国家建构与民主选择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式民主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9-04-16 00:08
【摘要】:尽管现代国家都以民主来驱动,但是在国家建构与民主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非均衡性比较突出,甚至把它们对立起来。基于对中国式民主的考察,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所形成的复合民主,较好地把民主治理和国家自主性建构这二者统一起来,国家引导民主,民主重塑国家,在确保国家权威和政治稳定前提下发展的中国式民主正在稳健前行,不仅在亚非拉民主道路中脱颖而出,而且与西方式民主相媲美,日趋彰显其效能。进而得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民主选择与国家建构对立起来的冲突论是没有根基的,也是对民主本身的伤害,只有把国家的制度化构建和民主的有效治理融合起来的双轨政治才能推进现代国家的稳健前行。
[Abstract]:Although modern countries are driven by democracy,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m is more prominent, and even opposes the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style democracy, with the compound democracy formed by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people's democracy,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autonomy are well unified, the state guides democracy, and democracy reshapes the country. China-style democracy, which is developing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tate authority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s proceeding steadily, not only in the way of democracy i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but also in the same way as western-style democracy, showing its effectiveness day by day. Then we can draw a more universal conclusion: the theory of conflict between democratic choice and state construction has no foundation and is also harmful to democracy itself. Only by combining the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democracy, can the two-track politics promote the steady progress of the modern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研究——以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为例》(11BZZ044)的成果之一 华东政法大学校级课题《国家理由与现代国家建设——基于国家自主性的视角》(10HZK033)成果之一
【分类号】:D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亚明;;宪政视域下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以国家能力的提升为中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李默海;;国家构建与民主政治基础的确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张英洪;;公民权:现代国家最基本的公共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4 闫伟杰;;公共行政发展模式的新探讨——《公共组织理论》述论[J];天中学刊;2010年06期

5 周义程;黄菡;;用“合作的治理”取代“民主的治理”——评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构想[J];理论探讨;2010年04期

6 曹淑芹;任金秋;;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责任观解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唐秋伟;;探寻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基于民主治理现实困境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8 丹尼斯·A.荣迪内利;贾亚娟;;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民主治理中公共行政角色的转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2期

9 孔繁斌;;论民主治理中的合作行为——议题建构及其解释[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10 虞崇胜;王洪树;;协商合作: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主流方向[J];江汉论坛;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有中;;使民主全球化vs.使全球化民主化[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纪俊臣;林怡均;;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窦春芳;苗体君;;经济不发达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障碍是什么[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海默;;慎防“习俗专制”成为关键缺环[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6 张家安;;国家(权利让渡的具体产物)——再论社会契约论的真理性[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闫海;;预算民主:预算审批权为中心的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董建涛;龙朝双;毕兴全;林红玉;;大众媒介的公共政策传播功能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旭东;;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认同之关系:几个概念的辨析[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绍光;现代国家的八大机制[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刘淡 北京大学哲学系;对民主化历史的新诠释[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N];铁岭日报;2007年

4 房宁;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N];青岛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吴铭;甘阳: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保罗·刘易斯;中东欧的民主“外国制造”[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孔新峰;沃特金斯:西方政治学界鲜为人知的学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魏春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N];检察日报;2002年

9 木石心;政教、历史与精英[N];法制日报;2009年

10 ;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思考[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2 戴回天;民主主体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s,

本文编号:2458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58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