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自然法理论新释
[Abstract]:Hobbes' natural law is based on passion and rationality, that is, to regulate and restrain vanity with fear of death, so as to coordin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rational commandments and passion; The goal of natural law is to seek peace and keep peace, that is, in the state of nature, the desire of the individual becomes the yardstick of good and evil, and the passion for peace and the natural law to achieve peace are all virtues and goodness; The realization of natural law is to transfer rights and enter into contracts, that is, if people want to achieve peace, they must enter into contracts and renounce each other's natural rights to things. The guarantee of natural law is to fulfill the promise, that is to say, only by establishing a certain authority and making laws, can we build up the basic trust between people, solve the dilemma of folly's reasoning, and finally realize peace.
【作者单位】: 人民出版社;
【分类号】:B561.22;D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蔡保兴;;论荀子“礼”与霍布斯“约”思想之异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扬;;古典自然法梗概——古典自然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张玺;;科技与人文精神断裂后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10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瑞莲;周潭;;善恶评判与我国行政管理观念创新[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钟艳君;;浅析社会行政的发展对教育行政主体观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兴平;;霍布斯思想内在逻辑的归宿:对和平的诉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建洪;;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及其当代复活形式[J];学术月刊;2008年06期
3 李晶;个人的位置——霍布斯与洛克自然权利观的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4 王江涛;;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思想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5 付雅慧;个人的位置——霍布斯与洛克自然权利观的比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金明明;;浅析霍布斯的人性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7 吴飞;;另外一个洛克[J];读书;2007年06期
8 李红珍;;“利维坦”对“狼”的慑服——霍布斯的政治逻辑浅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曹兴平;;霍布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崔新生;;霍布斯与洛克自由观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向晨;;一个神学政治的方案——霍布斯《利维坦》新解[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增定;;霍布斯与自由主义的“权力之恶”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任俊华;李朝辉;;黄宗羲与霍布斯的人性论之比较[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晓亮;;赫伯特的真理论[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文江;卢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与条件——邓小平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把握[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6 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邵龙宝;;中西方公民社会与文化传统之比较——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8 张维祥;;关于自由的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庆熊;;理性与宗教间的角斗与协同——评哈贝马斯与拉辛格论辩自由国家的前政治基础[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明哲;;现代宪法的重构——读拉图尔的《我们从未现代过》[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同济大学 陈家琪;外国哲学研究的两个趋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张海晏;“无为”说种种[N];光明日报;2004年
3 张怡;更好地生活在虚拟中[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藏佳;《中庸》点滴[N];吉林日报;2003年
5 臧公余;文化哲学的三种形态[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原始宗教理论[N];学习时报;2002年
7 王晓林;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科学重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柯遵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后流动站;达尔文:工业社会的先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罗朝慧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黑格尔权利哲学对政治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国飞/编译;孔子与康德:中国与亚洲未来安全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达恒(Gbur Adam);论荀子、霍布斯人性论的差异[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俊武;自然、人与政治: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守夫;哲学视域中法的语言和思维层次[D];吉林大学;2006年
5 曾誉铭;自由与德性[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杨帆;自然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8 麻莉;断裂的琉璃[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李冬冰;新观念,,新道路[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巧蓉;霍布斯的自然权利学说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显达;霍布斯社会契约论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敏华;回到霍布斯:对工具理性的再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4 刘礼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双向互动及其途径[D];中南大学;2007年
5 朱万润;论洛克的自然状态[D];吉林大学;2007年
6 胡兴建;自然,抑或约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敖琴;洛克社会历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志伟;人的能力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思辑;论霍布斯政治哲学中人的双重困境[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陈娜仁其木格;大蒙古国时期“额耶”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8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5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