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波兰的民主巩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5 20:52
【摘要】:威权政体或极权主义政体的崩溃并不意味着自由民主政治就能建立。新生民主政体往往要经过不断的试错和调适,具备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能实现巩固。本文选取波兰的转型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社会主义国家转型面临的一些问题。本文使用的民主巩固是指(新兴民主国家)从威权政体崩溃后民主政体的建立到民主政体的巩固这一段时间内,通过种种手段来实现新建民主制度的制度化和合法化过程,其结果表现为,民主政体能够在体制内应付与解决存在的冲突、挑战和危机,而不至于被替代性的制度所取代,绝大多数人相信民主程序和制度是管理集体生活最合适的方式。 波兰顺利的突破传统经济结构的束缚,迅速建立起法治化和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得益于以下因素:波兰的市场经济文化传统、受西方观念影响程度高、反抗不平等体制的强烈民族主义、加入欧盟的良好愿景、改革精英的共时性以及良好的政策设计、欧美的外援等。政治于经济先行民主化,给各个政党和利益群体提供了参与分享改革收益和规避改革风险的渠道,使得私有化分家较为公正,改革后遗症小。政治自由化一定程度疏导了对经济变革的不满和怨言。波兰经济转型经过短暂衰退后又迅速恢复和增长,社会福利提升,反过来增添民主制度的绩效合法性,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二者实现了良好的互动。 选举民主只是自由民主的必要条件,自由民主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包括设计良好的宪法、强大和独立的司法机关、合理的政党体系、理性的市民社会等。波兰政治民主化初期,行政权和立法权运作不协调、政党五花八门且大多质量不高、政党碎片化和比例代表制失衡。民主机制经过了一个调适和改善的过程才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制度层面的巩固不代表观念层面的巩固,民主的巩固应使民主价值理念和文化在社会层面深入,使民主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历史上的民主文化传统和民主训练、共产主义时期的“社会多元主义”、政治精英和政党对待民主态度的共时性、成熟发育的市民社会等因素是民主观念在波兰巩固的积极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082
本文编号:247775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烨;波、匈、捷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换评析[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6期
2 高歌;;从制度巩固到观念巩固——1989年后中东欧国家政治发展的理论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1期
3 杨仁厚;;拉里·戴蒙德民主巩固理论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杨仁厚;;塞缪尔·亨廷顿的民主巩固理论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龙异;;后民主转型的政体巩固:一个动态的民主巩固概念[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项佐涛;;“中东欧研究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1期
7 欧阳景根;民主巩固的序列分析模式[J];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陈尧;;民主巩固学:民主化研究的新领域[J];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9 王菁;;胡安·林茨民主转型理论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47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7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