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论辩中的功能优化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中山大学985工程项目“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基地”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G2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忠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新阶段对农业发展的引领[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2 王文兵;;理解之花常开:走进诠释学世界——《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读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吕俊杰;;论行政决策体制优化的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徐晓风;刘爱军;;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兼谈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意识形态思想[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6 梅景辉;;意识形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现代性之维[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7 丁煌;李晓飞;;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波;李映秋;;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流变与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宋衍涛;高桂林;;西方政党冲突形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李小溪;;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辨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黄典林;;媒体主流叙事的边缘解读及其社会逻辑——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陈堂发;;新闻传媒与公共政策论辩[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6 史志高;;私密空间生产:手机短信社会影响研究的新路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周立;;大众传媒热“秀”与媒介意识形态安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王永贵;邱斌;;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9 凌玉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性功能性的命名——兼谈社会意识形式的实践向度[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户晓坤;;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批判性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5 范兴坤;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南京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黄晶梅;中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昱;政策对象对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覃事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周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吸引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傅勤生;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燕敏;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嬗变[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英月;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峗;教育政策评价分析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反思[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安晓东;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涌米;;论正义之维的新闻媒体守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王国华,武国江;新闻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王耀华;;政府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能力建设研究[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4 钱再见;论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2期
5 彭鹏;;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决策资源的黑洞效应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15期
6 童兵;;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兼评《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J];当代传播;2008年06期
7 卢林;;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不可兼得的[J];政治学研究;1989年06期
8 陈振明;政策分析过程:理性主义的观点及其局限性[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乔万敏,姜茂徐;论廉政建设中的民主监督[J];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07期
10 孙彩红;从认识过程的角度论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薇;;执政党媒体资源探析[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邵道生;硬制度,为何斗不过软权力[N];贵州政协报;2005年
2 民建吉林省委 于嘉华 民建江苏省委 周毅;让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握紧手[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遐 识;对“一把手制度”的再认识[N];中国商报;2004年
4 荆学民 施惠玲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南京财经大学 朱广忠;公共管理的本质与表现形式[N];光明日报;2010年
6 宫希魁;舆论监督应指名道姓[N];发展导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青梅;组织决策非正式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春城;倡导联盟框架:解析和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飞;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舆论监督[D];东南大学;2006年
2 刘仕博;行政问责制与政府执行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赵雅莉;政府与传媒有效沟通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蒋海文;大众传媒功能失范对危机决策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高翔;论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媒体管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静青;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共关系策略的转型[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洁怡;政治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刘岩;行政异体问责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9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7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