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左翼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阶级问题成果的分析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western left-wing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class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society: first, class and class antagonism has never existed or has been dispelled; second, class politics and class structure need to be reflected and reconstructed; third, class analysis is still the best perspective of current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but Marx's class theory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developed. Fourth, only by taking the global class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can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lass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these viewpoints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class problems, but we should analyze these viewpoints comprehensively and dialecticall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
【基金】:2012年度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项目 国家开发银行资助项目“对西方左翼学者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成果的理论探讨”[0001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王浩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性整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4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6 黄宇;;论列宁主义党内民主观的中共早期实践及现实启示[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7 张立丽;古小丹;;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赛依丁;;运用《资本论》理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8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海敏;当代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08期
3 ;常欣欣谈: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J];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Z1期
4 宋太庆,王路平;新帝国主义论──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张兆华,,李国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分析》课的几个基本问题[J];吉林教育科学;1995年09期
6 李青宜;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01期
7 王庆五;“两种图式”的解析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谈起[J];唯实;2000年04期
8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10期
9 张光明,彭萍萍;近年来国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观点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6期
10 徐崇温;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池元吉;;当代资本主义新析[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2 陈学明;;评《帝国》一书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3 肖枫;;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4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李青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思路[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学东;;当代资本主义改良评析[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7 李忠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8 王金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9 林德山;;改良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几点认识[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春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西方左翼关于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争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整理:郑云天;当代资本主义离社会主义更近还是更远?[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牛俊伟;考古与开新并重,返本与构境相生——[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矛盾[N];学习时报;2000年
5 常欣欣;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N];光明日报;2001年
6 梅兴保;辩证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N];金融时报;2001年
7 ;面目虽新 规律难违[N];人民日报;2003年
8 童世骏(上海);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江巴吉才;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N];云南政协报;2001年
10 毛超峰;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N];河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成果;澳大利亚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荣艳;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爱民;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春霞;浅析当代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D];燕山大学;2010年
3 张婧;对当代资本主义中社会主义因素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海年;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杰;当代资本主义新社会因素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限度[D];浙江大学;2002年
7 叶宇桑;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钱正武;世界历史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9 王丽雅;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纲;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7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0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