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理论
发布时间:2019-09-20 00:56
【摘要】:后殖民主义是一个具有异质性、浮动性、杂糅性和迁徙性等特征的概念。从这一概念的演变历程来看,它先后被用做具有时间性的历史分期的术语;指称殖民地社会文化互动的后殖民文学;殖民话语分析的后殖民理论;描述殖民主义时期之后全球状况的一种话语;以及反对全球化时代下不平等的激进主义的政治和哲学。其研究领域也从最初的政治学领域转向文学和文化批评领域,并经发展具有了广泛的跨学科性质。后殖民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其特质就在于它对殖民主义的检讨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它既要对殖民主义赖以运作和发挥效力的意识形态机制加以分析和批判;又要将这一批判性视域引入现时代全球权力的结构中,以质疑全球化时代下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从文化和知识层面探寻对抗的可能。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3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祝平;;后殖民理论终结了吗?[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7期
2 张旭鹏;;后殖民主义与历史研究[J];世界历史;2006年04期
3 康孝云;;后殖民主义:历史与可能[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奕,
本文编号:2538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3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