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书推介

发布时间:2019-09-20 04:50
【摘要】:正马克思与正义理论李惠斌李义天编出版时间:2010年12月定价:58.00元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艾伦·伍德提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存在一个悖论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另一方面,他们又明确地反对蒲鲁东、拉萨尔等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正义理论。这在英美国家左翼学者中引起了长达30多年有关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的
【分类号】:D0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斌;;马克思的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探析[J];理论界;2006年08期

2 张海夫;;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桂海论丛;2006年02期

3 李书阶;;马克思的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4 王萌彦;;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及现实意义[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沈晓阳;基于责任的正义与基于正义的责任——兼论柏拉图与罗尔斯正义观的互补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邱少明;;何谓正义原则:马克思和罗尔斯之比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张有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及其哲学解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徐卫国;任端军;;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述评[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任端军;;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2期

10 徐卫国;任端军;;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述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雪明;徐祖荣;;利用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从马克思到邓小平[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戴达远;;不能把“公众所有制”纳入马克思的思想体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永萍;;论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途径[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岩;;马克思《资本论》中科学发展观探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吴义刚;;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宏观经济发展成就的反思[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萍;;马克思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开拓性研究[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8 罗郁聪;;唯物史观与现代社会形态“趋同”发展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英国《观察家》杂志2005年7月17日,弗朗西斯·温文 丁海摘译);资本主义使马克思仍至关重要[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马桂花;马克思,,英国人心中最伟大哲学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5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斌;新危机时代的一炷“佛香”[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张小儒;再说“羡慕马克思”[N];光明日报;2004年

9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政治伦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2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5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6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8 丁毅;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武雄;罗尔斯国家正义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舒适;宪政传统中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德全;柏拉图城邦学说与马克思国家学说之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林英;诺齐克正义理论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涌米;重建新闻媒体的道德守望[D];山西大学;2008年

8 张鑫;罗尔斯新契约论之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旭凤;阿马蒂亚·森“平等的正义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雷云飞;跨越式发展及其启示[D];延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8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38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