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超越
【作者单位】: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分类号】:A811.6;D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世峰;必须在文化领域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J];人文杂志;1987年05期
2 罗才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浅析[J];党史文苑;2009年20期
3 李法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J];理论学刊;2000年03期
4 庄玉顺;批判继承历史传统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J];殷都学刊;1987年03期
5 谭风雷;“批判继承”是“和而不同”的科学表述——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个认识[J];孔子研究;1999年03期
6 康爱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J];唐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周树军;魏华;;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6年11期
8 任登鸿,朱洪波;学习毛泽东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理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9 徐初霞;毛泽东批判继承文化观的伟大理论创新[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向仲敏;;马克思主义对古希腊人学思想的批判继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延琳;;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批判继承[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2 马晓彬;;毛泽东文艺源于生活论探析[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吴广隆;;浅谈邓小平文化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4 封汉章;;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个层次——兼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5 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对毛泽东一则经典表述的解读[A];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6 陶富源;;马克思辩证哲学革命的路径[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覃文成;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N];广西日报;2004年
2 陈卫平;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N];解放日报;2008年
3 侯树栋;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N];光明日报;2002年
4 郝首栋 唐洲雁;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学习时报;2006年
5 苏州科技学院 窦炎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N];苏州日报;2007年
6 魏俊歧;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N];解放军报;2006年
7 记者 陈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改革中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王岚;毛泽东价值观及其时代意义[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扬;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梅艳玲;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的批判和扬弃[D];苏州大学;2007年
3 于文娟;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D];湘潭大学;2007年
4 刘勋斋;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方世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彦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视野[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孔庆莹;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2年
8 徐云明;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4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