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尔斯代际正义论的审查——兼论实现代际正义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卫先;;对魏伊丝代际公平说的几点质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刘卫先;;回顾与反思:后代人权利论源流考[J];法学论坛;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的两个前提错误[J];东方法学;2013年02期
2 李素梅;殷世东;;农民工子女教育歧视现象与消除对策——基于社会支持主体向度的考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董凌波;冯增俊;;异地高考的难题与破解——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4年01期
4 李素梅;殷世东;;农民工子女教育歧视现象与消除对策——基于社会支持主体向度的考量[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陈伟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法治思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张首先;;罗尔斯原初状态的契约主义立场及其限度[J];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7 田雪飞;恽晓方;史万兵;;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比较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5期
8 丁燕;;上市公司重整中股东权益调整的法律分析[J];东方论坛;2014年03期
9 孙海波;;道德难题与立法选择——法律道德主义立场及实践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10 何文华;张伟军;;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亓光;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D];吉林大学;2012年
4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姚得峰;当代西方审议民主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6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曾辉方;政府推动型现代化模式利弊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田尧;股东平等原则:本体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9 陈贻健;气候正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苑银和;环境正义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琛;罗尔斯的基本自由优先论:原则与论证[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勤贤;银行个人理财领域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滇波;两种理性范式的正义观[D];华侨大学;2011年
4 杨尚霖;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田鸿雁;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喻白薇;美国证券储架注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范保丹;涛慕思·博格全球正义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怀财;论当代中国“回应型司法”的确立与建构[D];吉林大学;2013年
9 陶华强;环境资源代际信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周_";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谷德近;代际环境权的宪法保障[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2 朱谦;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陈金钊;论法学的核心范畴[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4 蔡守秋;论环境权[J];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陈泉生;环境侵害概念初探[J];科技与法律;1994年03期
6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7 刘卫先;;环境人权的本质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舒;代际公平与后代人的权利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廖抒雪;代际公平立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张文龙;;代际正义及其实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蒋国保;;论科学发展观与代际正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柯彪;;科学发展观之代际正义思考[J];理论导刊;2009年11期
4 柯彪;;论代际正义的概念与内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杨盛军;;群体道德与环境代际正义的关系[J];唯实;2011年06期
6 丁成际;;论代际正义与可持续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7 代杰;;论代际正义与可持续发展[J];学园;2012年05期
8 代杰;;代际正义的理论内涵及影响评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刘雪斌;;论代际正义的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10 周光辉;赵闯;;跨越时间之维的正义追求——代际正义的可能性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柯彪;代际正义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琦;代际正义的正当性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秀明;论可持续发展中代际正义的可能性和局限性[D];山东大学;2010年
3 高袁;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0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6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