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流动的共同体:论族性变化的解释路径

发布时间:2019-11-14 07:14
【摘要】:族性是构成族群、民族等族类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如认同、血统、语言、传统文化、祖籍地、宗教、种族等。自族类共同体诞生以来,族性便是富于变化的。对其变动机制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四种:强调内部识别的认同理论,强调外部交往的接触理论,强调内部关系的民族国家理论和强调外来影响的现代性理论。综合把握四种不同的解释路径及其内部理论流派的具体差异,有助于增进对族性变化和当下民族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兆义;;双重认同的整合: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政策评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2 郝亚明;;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3 严庆;;族性与族性政治动员——族类政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管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6期

4 丁瑶;;“族性”一词在中国的运用[J];民族论坛;2013年09期

5 沈海梅;;白族人的族性与白族研究学术史[J];学术探索;2010年01期

6 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陈志明,罗左毅;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新世纪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0年01期

10 阮西湖;关于术语“民族国家”[J];世界民族;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玮;;流动的共同体:论族性变化的解释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许亚锋;;新媒体接触行为与国家认同——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7期

3 赵军;宋红彬;;非主体民族分离倾向相关因素定量研究——基于新疆概率样本的有序回归分析[J];刑法论丛;2016年04期

4 张泽洪;熊晶晶;吴素雄;;医疗服务的接触效应——基于医患信任的中介机制分析[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7年02期

5 王世靓;纪晓岚;;文化间性视阈下的民族互嵌及其政策意蕴[J];理论导刊;2017年06期

6 严庆;;族性安全的概念、理论与范式[J];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03期

7 于春洋;;族性视野中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比较研究——基于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经验观察[J];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03期

8 龙其鑫;;“新思路”的异思考——关于族群问题“去政治化”的若干刍议[J];民族论坛;2017年01期

9 杨俊峰;;西方民粹主义与身份认同政治[J];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01期

10 刘猛;蒋东龙;;反恐背景下的群体偏见及其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刘有安;;多民族城市中的族际交往及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基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实地调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6期

3 关凯;;社会竞争与族群建构:反思西方资源竞争理论[J];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4 伍文静;;罩袍禁令 为了一个世俗的法兰西[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15期

5 严庆;;族群动员:一个化族裔认同为工具的族际政治理论[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6 常士,

本文编号:2560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60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