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自然状态与家庭

发布时间:2020-02-06 11:46
【摘要】:自然状态下是否存在家庭,一直是现代自然法学者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过考察霍布斯有关"自然国家"的论述,我们发现霍布斯利用自然状态学说对传统的家庭关系进行了彻底的重构,经普芬多夫等自然法学者的修正,这一激进的家庭观念逐渐融入到现代社会思想中。现代自然法学者对家庭的重新理解,直接导致了现代政治权威面临的合法性危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朱富强;;协调和监督两类功能的角色变化与法律的未来发展——兼论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现实异化[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利清;;政府责任契约制及其演进路径——基于内蒙古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陈春萍;叶幸男;;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文明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10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侯晓飞;金融产品的可专利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毛晚春;论中国政府职能结构的量化转型[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刘艳荣;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石成松;论1789年前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冬冬;;论洛克和霍布斯政府起源思想的差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苏梅芳;;古典契约论与现代契约论的关系[J];求索;2007年04期

3 石磊;靳徐进;;论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4 王帆;;“自然状态”预设的文化基础及其嬗变[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5 戴建国;;中国社会权威形式的现状与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洪松涛;;论权威及其两重性[J];学习与探索;1979年01期

7 高红卫;;政治民主化与对公共权力的维护制约和调整[J];理论视野;2006年02期

8 谷萍;周祖成;;论政治权威与制度创新[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靳文辉;;政治权威、政治稳定与政府宏观调控[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10 巴雷;杨雪芳;;权威和权力[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德中;;从价值多元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B·威廉姆斯政治哲学探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徐英瑾;;对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学进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常婧;;科技—政治的自由僭越及其自组织过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蒋桂东;;浅析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及其启示——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健;;现代公民制度成因浅析——兼议政府职能转换[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02年

2 张丽艳;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3 俞可平;从统治到治理[N];学习时报;2001年

4 张丽艳;恰当的规则产生公正的秩序[N];学习时报;2005年

5 ;顾肃:我推荐的政治哲学入门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燕继荣;政治发展研究中的政府能力[N];学习时报;2005年

7 施新州;霍布斯的国家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8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所研究员 林国华;身体、灵魂与主权者的权力[N];法制日报;2008年

9 赵君;树立和德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张丽艳;带剑的契约[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2 胡兴建;为了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高靖生;政治的正义性: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靳松;个人、政府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5 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7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敬巍;重塑内在与外在两个世界[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霍布斯与卢梭自然状态学说的差异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石弘;卢梭社会历史观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蒋莉红;洛克“自然状态”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庄亚雄;西方社会契约思想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唐松;唯物史观视角下的西方契约论思想[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万润;论洛克的自然状态[D];吉林大学;2007年

7 田文远;论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D];复旦大学;2010年

8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于声;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祁晓栋;霍布斯和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差异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76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76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