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变迁的学理诠释

发布时间:2020-02-06 23:50
【摘要】:制度变迁是政治制度演进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政治制度理论建构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内容。考察制度变迁的理论意涵,探究制度变迁的具体条件与动力机制,不仅有助于拓展制度研究的理论内容,而且为更加完整和深刻地审视制度变迁提供了必要基础。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变迁是制度安排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脱离既有发展轨迹的过程,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变迁的供给者、随机因素和制度类型,并通过三个重要机制的作用促使制度发生变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志强;;制度及其演化的一般理论[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2 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3 郭忠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鹤;宋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层灌溉管理单位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2 郜绍辉;重新审视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林勇;简析制约东南亚华人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J];八桂侨刊;2004年03期

4 陆亨伯;谢萍萍;郑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基于典型体育场馆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王株梅;马海群;;效率和公平: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配置中信息政策法规的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6 曹如中;戴昌钧;;知识的经济学演化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7 李学文;;机关廉政文化的内涵、存在逻辑及政治价值[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6期

8 杨晓猛;;制度理性与我国转轨秩序转换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9 池仁勇;从专业市场的生存基础变化看其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10 张悦,詹浩勇;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王雄军;;路径替代:基层政府改革的模式选择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付才辉;;经济增长的微观制度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卢静;;利用奥运契机,提升首都市民的国际意识[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静霞;工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盛祥;我国县级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卫东;地方国税部门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晏红云;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周丽萍;乡镇党内选举制度改革[D];南昌大学;2010年

7 邹火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D];南昌大学;2010年

8 李玉为;科技图书编辑规范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9 江淋淋;社会转型中公共政策信用构建的行政逻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志强;关系、法律与经济效率[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2 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的历史回顾[J];经济学动态;2001年09期

3 严清华,刘穷志;略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J];经济学家;2001年02期

4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年05期

5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6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7 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8 ;青木昌彦:比较获得理性[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11期

9 黄少安;;制度经济学中六个基本理论问题新解[J];学术月刊;2007年01期

10 周业安,杨祜忻,毕新华;嵌入性与制度演化——一个关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读书笔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伊莎;;新制度主义:人与制度的互动[J];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

2 汪华余;政治理论中的制度分析:在批判中超越[J];教学与研究;2003年12期

3 秦绪娜;郑曙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一个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郑前程;制度主义的演进与复兴——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5 郑前程;制度主义的演进与复兴——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述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郑前程,杨俊凯;制度主义的演进与复兴——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述评[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侯伊莎;;新制度主义:人与制度的互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李砚忠;;试析新制度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许红兵,张瑞;新制度主义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之比较[J];前沿;2002年03期

10 魏姝;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杰;李长源;;公共政策要义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主义研究述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3 梁多;胡宁生;;关于公共组织中政策选择模型的探讨——基于整合两种制度主义方法论的研究[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4 白平浩;沈丹;;民主社会主义再认识[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5 林德山;;改良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几点认识[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秀雄;;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肖澜;李海默;;重绎洛克之路——关于政治自由来源问题的一点思考[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张周志;王凯;;政治文明与政治理性[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9 董瑞华;;公共选择学派方法论浅探[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10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朝晖;怎么看“尊王”、“忠君”和“三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常欣欣;新制度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契合[N];学习时报;2005年

3 燕继荣;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上)[N];学习时报;2006年

4 陈尧;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取向[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范子墨;新制度主义:西方政治学新发展的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陈明显;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述评[N];学习时报;2002年

7 ;把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作为学问来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木石心;政教、历史与精英[N];法制日报;2009年

9 杨海蛟;政治文明的层面[N];学习时报;2002年

10 杨光斌;民主的若干基础条件[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雪松;政治世界的制度逻辑[D];吉林大学;2010年

2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3 路占胜;布局与求解[D];复旦大学;2007年

4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评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慧颖;公共行政制度均衡构建的审视[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周四喜;行政参与的集体行动逻辑[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晨;制度分析视野中的社会资本与现代国家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5 张晓川;后发外源型政治发展中的强制性因素与诱致性因素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郝成禹;政治制度变迁与国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李可媛;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9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乐涛;中华帝国早期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的张力建构[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7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577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