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发展和政党变革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浪潮冲撞之下,公民控制公共权力以及支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实现途径多样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政党变革是不可逆转的、不可抗拒的、不可消除的客观现象。二战后的任何一个政党,都存在着技术变化、人口变化、快速的政治生态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在的不一致和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所导致的变革。研究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是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诸多问题的迫切要求,具有积极的指导性意义。本论文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比较分析、网络调研等方法,从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新现象入手,结合网络时代民主政治沟通渠道现实状况,透视网络时代政党变革的挑战与机遇,探究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政党变革的特征与原则以及政党组织与政党意识形态变革的动态与措施。 论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导言部分:包括研究问题的缘起、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分为五章: 第一章,政党面临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新现象。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新现象表现为网络参政与体制外政治参与。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的新变化。网络参政构成新的政治沟通渠道。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表现为既有的体制内政治参与渠道不能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诉求,越来越多的政治参与走向互联网络,并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空间与体制视角审视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新现象,分析比较得出政治参与空间差异以及体制内外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些矛盾形成的深层原因在于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渗透及其普世化。 第二章,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政党变革面临着的挑战与机遇。政党是历史的客观的政治现象,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对于政党含义以及政党变革的理解有所不同。政党是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的有着共同政治意愿的获取政治权力或参与政治权力的政治组织。政党变革是政党组织自身的改造。西方政党变革理论研究指出了西方社会政党调适的重要性,我国学者研究指出政党现代化之路。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是全世界许多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政党变革的挑战来自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渠道、社会群众基础、政党组织结构及其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嬗变。政党积极应对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则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 第三章,政党在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变革出现的特征、原则与目标。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政党变革的特征是政党为何变革以及怎么样变革等政党变革过程中的形态提炼与概括。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政党变革的原则是政党变革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尺度。这些特征和原则也是政党、社会、国家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发展要求。政党变革显然是有目标的,目标是网络时代政党变革的重要指向标。 第四章,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党组织不断进行革新。网络时代政党组织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与领导体制等受到政治参与发展的强烈影响,客观发展要求政党组织进行自我革新。政党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变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从精英型政党走向群众型政党组织形态各异,网络时代出现了网络党、媒体党、问题党等新型组织形态。政党组织形态出现的这些变化需要政党顺应时代潮流采取积极措施,重新定位政党的组织性质,扩大政党组织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调整组织结构,革新组织方式及其体制。 第五章,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政党意识形态变革。政党意识形态反映人们对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与主张,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和发展的观念和原则。网络时代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变化、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政党意识形态出现中间化、弱化态势。政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推进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适时变革。政党意识形态变革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既要体现网络时代特征,也要不断开拓创新。 结语部分简要地阐述了本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凤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庆兵;试析政党认同的功能与构建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3 徐美珠;李竹宇;;网络时代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障碍及消解[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4 李斌;论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J];理论导刊;2004年06期
5 郑芸;;网络政治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斌;;网络共同体:网络时代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7 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探索;2003年05期
8 汪守军;;论网络革命与政党理念的更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黄俊尧;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J];学术探索;2005年05期
10 刘文;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难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根;党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李美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代吉成;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胡小君;执政党与当代中国选举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周清;中国共产党—社会沟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徐锋;政治参与发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
本文编号:
2638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3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