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主权在民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09 02:12
【摘要】: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权在民思想作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无论对资产阶级的民主实践还是对现代民主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系统地梳理和阐述他的主权在民思想,对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卢梭的政治思想、了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脉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卢梭的文本进行解读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探析其主权在民理论深处的意蕴,并力求给予这个理论以客观公允的评价。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古希腊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养分、古罗马时代的法权政治思想及近代以来布丹、霍布斯、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政治思想,都从不同方面为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准备了思想材料。18世纪法国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迅速兴起、政治上封建专制矛盾的深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都构成了卢梭主权在民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卢梭坚持人民是主权者,政府从属于人民主权。无论是在国家主权的归属还是主权的行使问题上,他都强调人民是政治生活的主体。人民主权具有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以及绝对性和至高无上性等四个基本原则。立法权与行政权是相区分的。立法权是主权的主要表现形式;行政权由立法权派生而来,政府受托于人民行使行政权,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推翻现有政府的革命权。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考察卢梭主权在民思想与他的其他思想的关联及对该思想的再思考。卢梭的主权思想与他的社会契约论及公意理论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社会契约论是构建人民主权的理论途径,公意理论是人民主权理论的哲学基础。主权思想也深刻蕴含着自由、平等思想。一些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对卢梭的主权理论持有民主主义与极权主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应该回到卢梭的文本和其身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去评价他的主权在民理论。人民主权理论闪耀着民主主义的光辉。它虽然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也是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另一方面,由于卢梭的主权理论是构建在公意等抽象概念之上的,因此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091
本文编号:2655426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展明锋,陈勇;从“人民主权”到“专制民主”——论卢梭民主观的歧变[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曾芳芳;从主权在民到极权主义的歧变——一种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的话语指向[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秦前红,武立强;人民主权:卢梭与贡斯当之比较[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4 刘春兵;卢梭公民理论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唐郁恺,郭翠星;论人民主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袁贺;试论卢梭政治形象的争议及研究新路向[J];历史教学;2004年10期
7 袁贺;一个人的卢梭——评朱学勤的卢梭研究[J];开放时代;2004年01期
8 聂露;人民主权理论述评[J];开放时代;2002年06期
9 葛力;正确理解卢梭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10 郭为桂;论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限度及其现实归依[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12期
本文编号:2655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5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