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合法性建构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9 02:29
【摘要】:政治合法性维系着政治统治,是政治体制得以形成、维持的根源之一。意识形态是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在政治合法性建构中其兼有积极与消极功用。 第一部分,政治合法性概说。政治合法性,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政治合法性不纯是法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政治有效统治的必要基础。合法性问题其实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问题。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另一方面是人民由政府的行为结果而对其产生的认同和忠诚。 第二部分,政治合法性的建构因素。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要素非常广泛。意识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合利益性、合法律性、统治有效性、合道德性等范畴的思考最终无不追溯到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与理解,是对意识形态因素分析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部分,意识形态的涵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形成有一个过程且新的含义在不断地增加。培根、特拉西、黑格尔等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最早对意识形态加以强调的是马克思。他第一次把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总体性意识形态观念结合了起来。曼海姆从理论上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诠释。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或团体成员对周围环境世界及自身存在的一套感觉、认知和信仰体系,它反映了一个社会或团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取向。 第四部分,意识形态对于政治合法性的意义。意识形态是政治的一面旗帜,是一套饱含道义的东西。它可以解释统治的历史,说明现在,并设想未来,从而为政治生活的目的、组织和界限提供必要的诠释。对执政集团而言,意识形态提供了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理念基础。 第五部分,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的亲和历程。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亲和关系。政治权力一般都需要意识形态为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支持。在近代以前,为政权提供合法性依据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神权说”、“天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0
本文编号:2655451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0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旺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5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5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