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人权观念的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健潇;;两种功利主义的划分与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化[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8期
2 杨盛军;;从幸福走向福利——论西方功利主义的理论转换[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8期
3 张秀;;正义、功利与平等——兼论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J];探索;2011年04期
4 张文英;;功利主义取向下的贱商法律思想探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周琳;;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反思[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6 孟凡明;;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传承;2011年17期
7 王钢;;紧急避险中无辜第三人的容忍义务及其限度兼论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J];中外法学;2011年03期
8 杨博;;贡献应得的正当性问题——对两种常见论证的商榷与重构[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9 胡琪龙;;重述哈佛电车难题: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10 关聿金;;简论道德教育的理论自觉[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修义;;功利主义再反思[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蒋青海;;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纽带作用——读《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李春成;;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解读“仇和式治理”之争[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王建军;;普遍性与相互性:康德的义务论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分野[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章宝;;经济学理论的经验论哲学基础[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锦中;郭莹;;在中西道德哲学比较中对义务论和目的论的解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巴雯婷;;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易金成;;家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刘星;;安全生产理论的道德基础探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靓;“不能让官本位和功利主义影响科研”[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贾梦雨 实习记者 徐宛芝;成功焦虑症,功利主义下的时代病[N];新华日报;2010年
3 施健子;派对和功利主义[N];经济观察报;2010年
4 林丰蕾;日韩车:功利主义的胜者[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5 周晓燕 杜凤娇 常青;功利主义不仅仅是青年人的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于斐;商业功利主义需要变革[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袁文通;豪强恢复旧秩序 功利主义成赢家[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 盛明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摒弃功利主义[N];工人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云帆 王长春;通用:强烈反对功利主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10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段炼;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庆利;功利主义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立伟;权利的功利化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冯洁;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清;正义与功利[D];武汉大学;2005年
8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9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杨帆;自然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芳;论西方人权观念的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林卫;在功利自由与多元自由之间[D];湘潭大学;2010年
3 魏长波;东周社会的功利主义与道德[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志杰;文革十年红色诗歌浪潮初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张倩;试论我国经济犯罪领域内死刑的废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贾少学;论德沃金权利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慈;从跨文化角度研究中美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几点不同认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于美玲;论惩罚[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鑫;宋代功利主义学派法律思想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10 姚萍;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0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7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