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为建;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3期
2 包有明;;信息化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J];浙江经济;2003年17期
3 耿钢;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的对策探析[J];行政与法;2004年09期
4 冉飞;;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的公关视角透视[J];知识经济;2008年09期
5 张艺;;基于文化视角的政府形象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1期
6 史珈宜;;网络时代政府形象研究[J];大家;2011年06期
7 赵利屏;;浅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几个基本环节[J];改革先声;2001年06期
8 顾铮铮;从舞台形象谈到政府形象[J];党政论坛;1994年05期
9 李春华,于国松;论经济转型中政府形象的重塑[J];行政论坛;1998年01期
10 卢宁;政府上网与政府形象的塑造[J];探求;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亮;钱家航;雪梅;;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2 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程瑶;马放;杜大众;王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王仰东;;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组;;基于内部审计为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构建[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昌法;;关于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 对策及评价指标体系[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淼;用好“三奖一补”资金关乎政府形象[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北京市怀柔区区长助理、区行政许可办主任、社管中心主任 杨万悦;打造服务品牌 塑造勤政为民的政府形象[N];中国信息报;2010年
3 记者 赵有强邋通讯员 吴林芳;各界群众盛赞郝素云[N];常德日报;2007年
4 洪纠宣 记者 高洁;纠不正之风 护群众利益 树政府形象[N];南昌日报;2010年
5 记者 崔凌云;树立勤政 廉洁 务实 高效的政府形象[N];兰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武文俊;精心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N];中国人事报;2003年
7 叶祝颐;错误百出的“回信”有损政府形象[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8 姜恩宇;海口:搞“城市形象”丢了政府形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刘辉兰;克服官僚主义 提升政府形象[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10 王湘;别让一棵枯树坏了政府形象[N];海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闫进宏;领导集体的领导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任广鑫;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程广仁;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肖英;信息保障及其评价指标应用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琛;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俊芳;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3 庄成杰;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评[D];湖南大学;2009年
4 曹建东;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刘红娟;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尤小象;运动休闲产业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 毛智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宋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企业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赵进;灌区干旱评价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树芳;高危城区应急救援体系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2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67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