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丽;;关于文化霸权存在方式的探讨[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2 韩平;;微观权力分析——读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3 张丽;;解释如何才能有效——赫施客观解释学反思[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谭华;现代传媒与村落中的消费主义——以鄂西南的一个民族村落为参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谭志伸;;试论社会学的解释与预测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邓小晴;易红;;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话语选择(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李孔文;王嘉毅;;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及其教育学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玉能;;话语实践与美和审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弓;;生存美学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J];河北学刊;2008年04期
10 苏海涛;邱越;;关于“话语”的关键词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健;;“左翼”话语构建原则与策略的确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话语分析[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周艳;;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旦;;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6 周艳;;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翔;博尔赫斯小说之“内在化西方视点”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7 牙运豪;试论许地山小说的话语形态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贾程程;缘何应建立中国女性科学范式[D];东华大学;2011年
9 汤先红;从纷争突起到尘埃未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f ;福柯主体解构观与多元文化主义比较评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3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