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资源整合视角下官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01:54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被看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知识经济的深入,科技创新日益表现出多领域、多机构、多地区融合的特征,创新所需知识和技术日益增多,创新过程趋于复杂,依靠企业、大学或者政府一方的力量难以实现科技的重大突破,因此协同创新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中国的产学研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诸如协同创新整体水平不高、创新竞争力不强、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效率较低、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与定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因此对协同创新体系中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探寻中国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诞生于20世纪后期的三螺旋理论认为在创新中大学、企业和政府相互补充、密切协作,且角色相互渗透,三者的交迭是创新系统的核心,该理论为知识经济形势下协同创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三条螺旋在自身进化和协同进化过程中螺旋上升,其根本途径是各方资源的共享、扩散与整合。由于官产学研各方资源复杂不一,需要在特定区域、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合理、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各要素,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与扩散,并能够被创新主体迅速消化、吸收,产生整体涌现性和聚合能动效应。各方资源要素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从资源整合的视角对三螺旋关系进行研究,找到全面整合大学、企业、政府等各方科技创新资源的解决方案,将丰富三螺旋理论框架和体系,对推动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提供借鉴。现有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螺旋的理论内涵、模型解构、主体特征、运行体制与机制、作用机理等方面,未见有从资源整合的视角来研究三螺旋关系,同时西方学者大多从发达国家的立场来对三螺旋理论进行研究,然而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具有独特的情境特征。三螺旋理论能否适应中国情境?如何通过修正和完善三螺旋模型来指导中国的创新实践?在三螺旋演进过程中来自各方主体的创新资源又是如何扩散与整合的?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三螺旋主体在国际合作创新中的表现如何?三螺旋关系与协同创新效率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第一,三螺旋动态整合机制理论模型构建。在对三螺旋、资源整合、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将资源整合理论引入到三螺旋协同创新的研究中,构建起三螺旋动态整合机制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其动力机制、风险机制的研究来诠释资源整合对三螺旋创新系统提升的内在作用。提出适合中国情境的三螺旋模型,并对其主体特征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寻求中国三螺旋创新系统快速提升的实践路径。第二,对中国大学、企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三螺旋算法测度中国三螺旋主体在创新中协同的紧密程度及资源整合程度,探索评价资源整合程度与协同创新关系的新方法,进而提出对中国情境下三螺旋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的对策建议。第三,对中国大学、企业、政府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三螺旋算法进行拓展,构建包括中国大学、企业、政府和国外机构在内的四维模型,用互信息来考查四维合作主体间的紧密程度与发展态势,揭示出三螺旋各方主体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的互动关系与整体表现,为政府制定国际合作政策和企业国际化实践提供参考。第四,通过对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找到提高协同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及三螺旋持续上升的内在动力。在合理构建创新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方法衡量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协同创新效率,再应用回归方法从三螺旋视角考查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出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行业特征和发展态势,并提出提高三螺旋协同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9.2;D0
【图文】:

创新资源,政府,政策资源,资金


有能力进行投资。政府需要对当前经济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宏观把握,对科逡逑研立项进行周密考核与评估,才能确定资金的流向,经过较长的投资周期后,产逡逑生经济和社会效益,资金得W回笼。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涧,需要对科技研发逡逑进行资金投入,通过协同创新,资金流向了其他企业或大学。对于协同创新项目,逡逑大学、企业、政府等合作主体可共同引入风险投资来克服资金短缺的现状,加逡逑速资金的流动。逡逑6.政策流动。逡逑政府向创新系统输出政策资源,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相关逡逑的法律法规W及信息网络平台等。大学和企业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调整科技创新逡逑的方向和目标,随着创新成果的涌现,政府对创新产业与项目进行评估,将评估逡逑结果反馈回来影响政府的下一步创新政策的制定。通过政策的流动政府获得税收逡逑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经济社会还有很强的示范效应W及知识与技术逡逑的溢出效应,政策资源在H螺旋主体之间的流动与反馈也促进了创新系统的良性逡逑循环t'w。逡逑3.2.2邋H创新资源的纵向提升与化逡逑

技术获取,经费支出,中国企业,螺旋


逡逑R色D经费支出占总量的比例从2003年的62.邋4%上升到2012年的76.邋2%(如图3-8逡逑所示)。因此,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稳步增强,在提升国家自逡逑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中国逡逑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效途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的核也技术,逡逑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W"。由图3-9可发现,中国企逡逑业在R&D经费支出方面的比例与其他创新型国家相当,而大学所占比例偏低。这逡逑说明中国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具备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相似的比例特逡逑征,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热情。逡逑100%邋T-——f邋rr:T-—…-…!邋邋邋P—邋BjH邋1逡逑8。。'--邋L广姞逦L逡逑6。%邋-邋-逦-邋m;.p-邋—I—-懌-逡逑壋—--1-----量j逡逑20%邋--邋y邋—-iM—JH——…W ——W邋3壚.…逡逑中国邋美国邋日本邋德国邋英国邋俄罗斯邋韩国逡逑勘企业》研究机构e大学》其他逡逑图3-9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机构分布逡逑眶善墨--画-1逡逑60%邋4—4H—m—H…  ̄H——H……—— ̄H—邋—m—H—逡逑sfHt时邋tttt逡逑2004逦2005逦2006逦2007逦2008逦20的邋2010逦2011逦2012逡逑■基础研巧■?应用研究■试验技展逡逑图3-10中国企业R&D经费支出类型逡逑为进一步的分析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表现,通过图3-10反映出了企业逡逑所从事科技创新类型的变化趋势。H种类型中试验发展所占比重最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飞虹;;官产学合作创新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下)[J];计算机仿真;2012年10期

2 张永凯;陈润羊;;世界科技强国科技政策的趋同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2期

3 肖玲诺;史建锋;孙玉忠;;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12期

4 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9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39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