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永久和平理论: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磊;;对康德思想的两重还原——从对“永久和平”概念的解读说起[J];研究生法学;2008年04期
2 杨云飞;;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及其理论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万俊人;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周治伟;;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述评[J];理论界;2006年11期
5 方向红;;无限好客与永久和平——与德里达一起思考勒维纳斯与康德在和平观上的对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黄裕生;;人类此世的一个绝对希望——论康德有关共和政体与永久和平的思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李鹏涛;王泽壮;;革命的“病理学”——布林顿对“革命”的开拓性研究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4 高佳琦;;浅谈新闻学规范的依据和途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武夷樵;;从中国乌托邦到空想社会主义——西欧现代性成长中的乌托邦转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8 何远琼;;示范合同的制度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魏建国;;普遍信任:法制现代化的深层内驱力[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4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刘志广;;财政制度变革与现代国家的构建——关于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刘泓;;当代西方民族主义主要理论观点解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李绥州;;推进行政改革的技术路径: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平原;;董必武等领导的华北根据地《民法典》起草情况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罗阳;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石成松;论1789年前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7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杰;浅析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9 张永亮;复数的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艾四林;康德和平思想的当代意义——哈贝马斯、罗尔斯对康德和平思想的改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万俊人;文明对话:伊拉克战争的哲学解读(学术笔谈) 谁之正义?何种合法性?[J];河北学刊;2003年05期
4 方向红;论德里达历史哲学中的“准-先验”维度[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战争与和平[J];军事记者;2008年01期
2 董睿媛;;战争与和平[J];华北民兵;2009年03期
3 朱京津;龚治华;;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汇处[J];中国民兵;1987年10期
4 安哥;沈宏菲;;战争与和平[J];南风窗;1987年06期
5 奥斯卡·伯杰;黄芝;;美国总统论战争与和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6 王缉思;;关于战争与和平理论的再思考提纲[J];政治研究;1988年03期
7 佟明忠;论战争与和平的利益决定规律[J];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8 李尔重;;我为什么写《新战争与和平》[J];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9 陈友谊;;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本估计[J];和平与发展;1992年01期
10 ;战争与和平[J];数字生活;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雁;随手;严欣强;郑严;;战争与和平[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2 李慎明;;对毛泽东战争与和平思想及实践的几点辨析、概述和思考[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3 李慎明;;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战争与和平思想及实践的几点辨析、概述和思考[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吴飞;;古典竞技:战争与和平[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史桂芳;;东北之行有感[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岩松 吴绮敏 赵成 胡泽曦;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N];人民日报;2014年
2 记者 陶圆;两支玫瑰里的“战争与和平”[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3 顾周皓;战争与和平之间[N];浙江日报;2014年
4 刘卫东 何维保 黄河 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战争与和平”及相关问题的看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司古;我行我秀:英国军迷的狂欢[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唐见端;战争与和平面前,美伊选择一致[N];文汇报;2013年
7 师力斌;好小说要写人所未写[N];文艺报;2010年
8 丁晓原;战争与和平构成的叙事张力[N];文艺报;2012年
9 本版编辑邋何玉人 王焱 郭振东 赵红帆;《客厅里的白鲨》[N];文艺报;2008年
10 向笔群 (土家族);民族视野里的世界关怀[N];文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宪卓;邓小平战争与和平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鞠香远;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新;从辽宋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看燕京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生活[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1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6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