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发布时间:2021-08-24 15:44
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它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理论。这两大理论由于它们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深刻影响,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普遍关心和广泛兴趣。对于它们的研究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性学术课题之一。 自从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诞生以来,国外的中国学研究经历了近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其中,诞生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而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将其研究的重点只仅仅集中于费正清,施拉姆、施瓦茨等为数极少的学者的思想。莫里斯·迈斯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国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却没有引起广大学者应有的重视。至今,对于他的思想的研究只停留于简单的观点介绍,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仍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在大量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抓住迈斯纳研究的重点,即他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在充分展现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独到、深入地分析,并总结了这项研究对于中国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几点重要启示。 全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宏观地介绍了国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国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由来
二、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争论
(一) 社会主义观涵义的界定及其核心
(二)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争论
(三) 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在东西方的影响
三、 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一) 迈斯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土义观的总体思路
(二) 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观
(三) 迈斯纳视野中的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四、 评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一) 对迈斯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总体思路的评析
(二) 对迈斯纳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的总体评析
(三) 对迈斯纳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的总体评析
(四) 对迈斯纳在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评析
五、 莫里斯.迈斯纳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研究陷入困惑的原因探析
(一) 迈斯纳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化理解是其陷入困惑的理论原因
(二) 迈斯纳对中国社会历史国情和中国社会特殊发展道路缺乏深入了解是其陷入困惑的社会原因
(三) 迈斯纳用西方发展模式来判断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其陷入困惑的文化原因
(四) 迈斯纳缺乏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去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其陷入困惑的方法论原因
六、 评析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对中国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启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汉学界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动态评介[J]. 李方祥. 理论月刊. 2002(02)
[2]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J]. М.Л.季塔连柯,马贵凡. 中共党史研究. 2001(06)
[3]亲和性机制或“虚假”命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逻辑缺憾[J]. 王水雄. 社会学研究. 2001(02)
[4]深圳经济特区:中国打开国门的第一把钥匙[J]. 莫里斯·迈斯纳,李惠斌.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01)
[5]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 陈岸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6]乌托邦、末世论与西方历史进步哲学观念批判[J]. 刘怀玉. 史学月刊. 1999(05)
[7]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J]. 聂凤峻. 文史哲. 1998(06)
[8]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J]. 李帆. 近代史研究. 1998(04)
[9]平等原则之我见──兼评罗尔斯的平等观[J]. 王海明. 人文杂志. 1997(05)
[10]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观初探[J]. 张长立. 学海. 1995(02)
本文编号:336027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国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由来
二、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争论
(一) 社会主义观涵义的界定及其核心
(二)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争论
(三) 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在东西方的影响
三、 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一) 迈斯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土义观的总体思路
(二) 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观
(三) 迈斯纳视野中的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四、 评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一) 对迈斯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总体思路的评析
(二) 对迈斯纳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的总体评析
(三) 对迈斯纳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的总体评析
(四) 对迈斯纳在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评析
五、 莫里斯.迈斯纳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研究陷入困惑的原因探析
(一) 迈斯纳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化理解是其陷入困惑的理论原因
(二) 迈斯纳对中国社会历史国情和中国社会特殊发展道路缺乏深入了解是其陷入困惑的社会原因
(三) 迈斯纳用西方发展模式来判断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其陷入困惑的文化原因
(四) 迈斯纳缺乏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去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其陷入困惑的方法论原因
六、 评析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对中国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启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汉学界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动态评介[J]. 李方祥. 理论月刊. 2002(02)
[2]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J]. М.Л.季塔连柯,马贵凡. 中共党史研究. 2001(06)
[3]亲和性机制或“虚假”命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逻辑缺憾[J]. 王水雄. 社会学研究. 2001(02)
[4]深圳经济特区:中国打开国门的第一把钥匙[J]. 莫里斯·迈斯纳,李惠斌.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01)
[5]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 陈岸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6]乌托邦、末世论与西方历史进步哲学观念批判[J]. 刘怀玉. 史学月刊. 1999(05)
[7]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J]. 聂凤峻. 文史哲. 1998(06)
[8]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J]. 李帆. 近代史研究. 1998(04)
[9]平等原则之我见──兼评罗尔斯的平等观[J]. 王海明. 人文杂志. 1997(05)
[10]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观初探[J]. 张长立. 学海. 1995(02)
本文编号:3360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6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