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本文关键词: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典共和主义是基于古希腊城邦的生活而产生的公民思想,它奠定了公民身份的基本路向。古典共和主义以城邦公共生活为基点,强调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城邦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公共生活是以公民美德来维系的,因此,古典共和主义把公民美德培养作为核心,同时辅以法律和制度对公民私利的约束。古典共和主义重视教育在形塑公民中的作用,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核心是公民德性的养成。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共和主义传统 公民 公民教育 公民美德 积极公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88000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89)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一、古典共和主义与公民从词源上看,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一词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公民即“属于城邦之人”。因此,理解公民的特性,需要认识古希腊城邦与城邦生活。城邦不是一个地理或空间概念,衡量城邦的标准也不是它的国土、城垣、人口,但城邦特性的形成却与其地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玉章;亚里士多德论公民[J];读书;2000年11期
2 张昌林;;公民美德与共和——共和主义的视角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7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8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郑现U,
本文编号:351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