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一个总体性认识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一个总体性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发展历史的基本方法。运用总体性原则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历史必须坚持"时间"、"结构"、"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拒绝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历史的"断裂式"、"碎片化"、"特殊主义""阅读",才能科学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具体道路,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自然历史过程,正确把握历史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向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客观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总体性 历史性总体 结构性总体 世界性总体
【分类号】:D091.6
【正文快照】: 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已被人们做过各色各样的界说,并被一些民族和国家付诸实践。然而,已有的界说仍未消解人们的困惑,所有的实践也难以获得普遍的赞誉。“社会主义”依然是一个存在众多分歧的“共同话语”,科学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一项需要长期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康之,程倩;从总体性哲学到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云;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社会学的启示及其局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齐长立;辩证法:马克思怎样改造了黑格尔[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仰海峰;重思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列宁与卢卡奇的两种阅读方式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雨辰;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江智萍;围困主体与主体突围——浅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郑忆石;“一元决定”与“多元决定”——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观的解读[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庚香;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J];长白学刊;2003年01期
9 张盾;反现代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10 吴丽娟;金红艳;;现代环境意识的回归之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世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种形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树良;建国以来黑龙江森林经营管理的系统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郑国庆;落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刘恒贵;卢卡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3年
3 郭丽双;马克思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问题的根源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刘悦;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7 牛菲;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水勇;文化哲学视野中的货币及其现代意义——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褚小山;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转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陶淑兰;总体性追求与审美乌托邦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军;李军林;;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国家消亡”论之比较[J];重庆与世界;2011年13期
2 周福振;;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的思想——以《民报》与《新民丛报》为考察对象[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谭虎娃;陈少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思想研究——兼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李美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5 高建华;;微博客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6 吴炜;;中国现代思想的唯理主义品格[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7 王连荪;;从孟子之“民本”看当今社会之“幸福”[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8 陈文庆;;丹尼尔·本萨义德论马克思主义如何当代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6期
9 刘玉安;;后福特制: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的滑铁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02期
10 王杰;许娇娜;;从伊格尔顿研究到新自由主义批判——大卫·奥尔德森访谈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建萍;;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与社会主义变革[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滕世华;;谁更偏好大政府——基于一种学理性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4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刘建洲;;工人阶级意识:从马克思到汤普森的理论探索[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6 张翼星;;20年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7 张双利;;乌托邦与我们——论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8 周凡;;生成与确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9 仰海峰;;人的单向度化与形而上学的回归——读《单向度的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10 周凡;;后马克思主义霸权概念的出场形态——论拉克劳和莫菲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解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 冯书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N];大连日报;2005年
2 林述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思考[N];福建日报;2005年
3 刘陆文 作者系中共来宾市兴宾区委副书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广西日报;2005年
4 张成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N];经理日报;2005年
5 李新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盘锦日报;2005年
6 颜毓洁;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N];陕西日报;2005年
7 曹恩奎(作者系市委党校讲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N];天水日报;2005年
8 虞云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正有序问题[N];浙江日报;2005年
9 政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张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N];盘锦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2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黄宪起;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职能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钱俊君;权力之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连伟;密尔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7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吕静;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哲学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郑宏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荣辱观[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颖;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雅;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小青;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3 孟凡清;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于丽先;试论当代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D];郑州大学;2003年
5 田九霞;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与正义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郝爽;平等之路[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侯晓林;中国近代的进化论思潮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苗枝文;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钱正武;世界历史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谢倩;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一个总体性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