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当代公民身份的理论轮廓——新范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5-12 14:11

  本文关键词:当代公民身份的理论轮廓——新范式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歇尔的公民身份框架以民族国家的政治架构作为出发点,把公民身份分为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三大组成部分。20世纪末,公民身份表现出明显复杂化的趋势:公民身份不仅在涵义上增添了性公民身份、环境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范畴,而且还在结构上突破了民族国家的政治樊篱,拓展了城市公民身份、地区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等层级。当代复杂的公民身份呼吁建立新的分析范式。论文在考察了公民身份的各种更新涵义和更新层级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公民身份新范式的思路。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公民身份 马歇尔 范式
【基金】: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公民资格问题研究”(编号:08YA-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
【正文快照】: 在过去几十年中,不仅T.H.马歇尔(Thomas H.Marshall)意义上的以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作为基本内容的公民身份不再囊括公民身份的概念所指,而且公民身份的言说对象也溢出了民族国家的政治边界,向下或者向上拓展着亚国家或者超国家层次的话语空间。针对这种现实,本文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东尼·吉登斯;郭忠华;何莉君;;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张本英;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nthony Giddens;熊美娟;;阶级分化、阶级冲突与公民身份权利[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6期

2 郭忠华;;当代公民身份的理论轮廓——新范式的探索[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6期

3 郭台辉;;民族—国家建设视域中的公民身份——以德国模式的形成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丛立新;;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9期

5 肖滨;;专栏导语[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6期

6 张超;;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7 张超;;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J];南方论刊;2011年04期

8 戴雪红;;公民身份与尊严: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4期

9 郭忠华;;公民资格的解释范式与分析走向[J];浙江学刊;2009年03期

10 胡杨;陈兆仓;;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身份的双向建构[J];学术论坛;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黄涛;;论构建生态技术范式[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5 万静静;;浅谈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范式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漆昌柱;;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范式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郭永玉;;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杜国平;;三值逻辑Sheffer[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9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雷曜;;管理教育范式与模式的比较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袁正兵;解读公民身份证法草案[N];检察日报;2002年

2 程洁;让公民身份证体现公民权[N];法制日报;2002年

3 迈克尔·J.桑德尔 王佳祺 编译整理;公民身份:面向世界的认同与表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郑莉;公民身份证何日能“惟一”[N];工人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耀宇;解读公民身份证法草案[N];人民公安报;2002年

6 焦世东;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工程启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林;公民身份证带给我们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本报记者 徐运平 张涛;关注公民身份证法起草[N];人民日报;2003年

9 采访 本报记者 夏榆 实习生 马宁宁 采访 韩少功 (作家);“有一种身份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公民身份”[N];南方周末;2006年

10 龚安;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建成[N];中国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善根;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D];上海大学;2008年

9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10 冯德雄;企业适应性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周晓梅;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继山;闲暇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之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仲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审美范式的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魏成宇;宫体传统与花间传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潘丽霞;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9 穆静;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范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缨;建构中国特色判例制度刍议[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公民身份的理论轮廓——新范式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