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网络多数暴政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背离了民主的价值取向。网络空间中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现阶段中国网民的非理性和不成熟,以及数字鸿沟的存在,是中国网络多数暴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和避免中国网络多数暴政的产生,应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引导网民理性看待网络舆论;正确认识网络民主,适时消解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缩小数字鸿沟,并保障反论权的实现;建立健全网络法制,增强网民法律意识。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网络民主 多数暴政 网络多数暴政 网络政治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G206
【正文快照】: 一、民主的忧思:多数暴政与网络多数暴政1.民主与多数暴政民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多数原则,但是,民主的多数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可能损害少数的权益,并使民主扭曲成统治阶级打击少数的借口,从而使民主走向它的反面。可以说,多数暴政与少数暴政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是一种专制形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颖洲,徐钝;基本人权:宪法之终极追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叶常林;李瑞华;;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历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朱海英;;实践理性与民主的反思[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王露璐;政府权力及其制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林,肖君拥;中国宪法的宪政取向与缺失——基于中国现行宪法的文本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胡玉鸿;;“集体行动”与“人的联合”──以集会、游行为核心的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朱红萱;试论我国的政府信用及其建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荣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功能[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立行;;健全与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和机制[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光喜;;西方国家选民问责政府的路径分析——兼谈西方国家选举对政府问责的影响[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施雪华;孙发锋;;行政战略的分析框架及其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建国;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珊珊;超越与限制[D];复旦大学;2004年
9 俞沂暄;国际秩序转变背景下的威尔逊主义:起源、政策和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崔剑仑;论当代中国行政监督[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其庄;政府管理创新若干问题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李瑞昌;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李娟;西汉官吏经济犯罪现象的文化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虞福生;论俄罗斯宪法防止议会多数暴政机制[D];郑州大学;2003年
6 孙卫东;论立法权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李勇军;西方政治参与模式的历史考察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3年
8 周中质;论民主的工具性及对我国民主建设的导引[D];浙江大学;2003年
9 郝建臻;我国信访制度的宪法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姚岳绒;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安;;信息化时代西方民主改革: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天昊;由网络谈民主[N];学习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娜;论制度伦理视域下的网络民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志鹏;论网络民主及其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玮;网络民意在推进民主政治中的作用[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杜薇;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7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