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理论体系下共识路径的达成
发布时间:2017-08-03 15:35
本文关键词:罗尔斯理论体系下共识路径的达成
【摘要】:自西方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的大一统局面得到改变;期间西方世界又先后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洗礼,价值的和思想的多元化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常态,并逐渐为人所接受。然而,这种诸多合乎理性的学说之多元化现实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面临对如此一个问题的解答:如果这种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一立宪政体内,人类理性自由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那么构成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何在,信奉着诸种合乎理性之学说的人们又是通过何种途径并以何种方式来对这一基础加以认肯的。在当今社会一立宪政体中,信奉着诸多不同的合乎理性之学说之个人是如何共存于一社会的,即是说如果一秩序良好的社会能够存在,那么作为保持此一社会稳定的根基,其统一的基础何在。对此,罗尔斯以重叠共识的理念为我们作出了解答。罗尔斯通过对达成某种重叠共识所牵涉到的诸多理念——公平的合作系统理念、自由而平等的个人理念、秩序良好的社会理念以及公共理性的理念等——作出解析,以回应在一立宪政体内部达成某种重叠共识所需的必要基础和条件,以及完成一重叠共识之后的一秩序良好社会之特征。罗尔斯的理论体系将达成重叠共识的步骤分为两个:探析在一个诸多合乎理性的学说之多元化的立宪政体内,价值的多元化如何导致一些原则及规范为人们所接受,从而达成一宪法共识,而这一宪法共识又如何不断深化、扩展,从而完成一稳定的重叠共识理念的达成。在罗尔斯重叠共识理念达成的过程中,涉及了一系列理念和假设,其中一些引起了相当的歧义和争议。首先是其有关人性的假设,即理性而冷淡的人性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和完善的;其次,公平的正义观念作为自由主义政治光谱中的一个代表性正义观念,其作为一重叠共识的核心和焦点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抑或只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假设——理性而冷淡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权宜之计”;最后,罗尔斯对其公平的正义观念内容上的表述,使得一旦处于一立宪政体内的民众无法对一种实质性的观念——可以以公平的正义观念为例——达成较为一致的理解,那么一重叠共识的理念势必无法达成,换句话说,公平的正义观念所内含的诸价值由于缺少一种对程序性价值的珍视,导致一种重叠共识的达成可能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在我们对一立宪政体内达成某种重叠共识抱以肯定和积极态度的同时,针对上一部分所可能引起争议的部分,有必要借用诺齐克、哈贝马斯等人的有关理论对其进行重新建构,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点:1)、如果一种类似公平的正义的实质性正义观念无法充分满足人们对于建构一秩序良好之社会的需要,从而难以获得一重叠共识的核心和焦点的地位,那么如果我们要恢复对这样一种实质性观念的信心,要么通过扩充其内涵,使其涵盖尽可能多的主流价值;要么缩减这一实质性观念的根基,使其仅仅能够满足人们达成一种最低限度共识的需要。2)、对于一种实质性观念所可能存在的缺陷,一种程序性设置同样应该被视为特殊的工具性价值而被写入其中。
【关键词】:重叠共识 路径抉择 价值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5
- 一、问题的提出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三、本文研究思路14-15
- 第一章 多元价值的困境与罗尔斯的解答15-18
- 一、多元价值的现实与困境15-16
- 二、罗尔斯抽象而普遍的社会契约16-18
- 第二章 重叠共识的路径达成18-39
-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设置18-21
- 二、重叠共识理念的目的与归宿——秩序良好之社会21-25
- (一) 秩序良好之社会的基石——政治的正义观念21-22
- (二) 秩序良好之社会的组织化——公平合作系统22-23
- (三) 秩序良好的社会理念23-25
- 三、重叠共识的构筑之主体——自由而平等的个人25-26
- 四、一种共识的可能性及必要性26-30
- (一) 建立一种共识的可行性评估27-29
- (二) 重叠共识迥然与临时协定29-30
- 五、宪法共识的“偶然”而成30-34
- 六、共识的稳固与深化34-39
- 第三章 重叠共识的争议与困境39-47
- 一、最高法庭作为公共理性的范例39-41
- 二、理性而冷淡的人性设计41-43
- 三、政治的正义观念之核心和焦点的地位43-45
- 四、实质性观念的重视与程序主义设置的缺失45-47
- 第四章 重叠共识理念的重释47-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60
- 发表的学术论文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云;;析洛克对宗教宽容的契约论式辩护[J];求是学刊;2013年03期
2 李刚;;秩序良好社会的稳定基石——浅谈罗尔斯的重叠共识[J];学术论坛;2012年08期
3 谭安奎;;公共理性与公共领域理念的扩展[J];哲学分析;2010年01期
4 刘志刚;;基本权利与私法权利的界限[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5 肖丹;;从霍布斯到卢梭——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思想析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高玉平;;从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争论谈道德哲学与政治证明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9年04期
7 谭安奎;;民主与民主的条件——论民主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的角色[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刘雪梅;;重叠共识对政治秩序的公共证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3期
9 马艳芳;;洛克宗教宽容思想的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10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615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15104.html